即將歡慶重陽節,處於「缺工潮」時代的中高齡勞工,仍然面臨哪些職場困境?能否順利完成退休計畫?或者還要分神照顧家中長輩、子女?對於「退休金」目標又有何看法?回顧自2020年12月開始,「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推出之後,是否提高資方雇用「熟齡族」的意願?對此yes123求職網,特地進行「中高齡勞工就業與退休困境調查」,結果在今天(8日)正式出爐!
專法上路近四年,70%資方提高熟齡族聘雇意願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回顧從2020年12月4日起,「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上路後,有42.6%的熟齡勞工,覺得「有助於」改善職場的年齡歧視,但也代表其餘57.4%的人,感覺仍「無助於」改善現況。
相較下,已有高達70.1%的企業透露,有因此專法「增加」聘用熟齡勞工的意願;代表「沒有」提高聘僱意願的比例,仍佔了29.9%。
同時因為「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實施後,也有68.1%的熟齡族指出,「會」因此想延後退休年齡、繼續工作。
而且在45歲(含)以上的「熟齡會員」當中,對於原本人生目標,有30.1%表示,把退休年齡訂在「60歲以上~65歲不到」;還有29.2%,則是設定為「65歲以上~70歲不到」;但也有14.7%,訂為「70歲(含)以上」。整體平均下來,大約落在63歲,略晚於去年調查的62.7歲。
退休金不足,想分擔家計,62%二度就業薪情差
只是對這群熟齡勞工來說,實際上僅有6.8%,屬於「目前退休中」;其餘有61.3%是「尚未退休過」;剩下的31.9%,屬於「曾經退休過,但又重返職場」。
更辛苦的還有這件事,對於選擇「二度就業」的勞工:其中更有高達61.7%透露,重返職場後的薪資水準「比之前低」;屬於「持平」的,佔了33.7%;「比之前高」的,僅有4.6%。
一度退休卻又重返職場,在可複選狀況下,前三大主因依序為:「覺得退休金準備不夠」(69.4%)、「想分擔家計、貸款、負債」(63.5%),以及「覺得離開職場後生活無趣」(36.7%)。
其餘「二度就業」的原因,又分別有:「仍有長輩要扶養」(35.2%)、「仍有子女要扶養」(33.4%),以及「子女的工作、收入不穩定」(29.3%)。
七成三曾因工作影響健康,90%自認雇主有年齡顧慮
此次調查更顯示,在邁入中年、過了四十歲以後,有七成三(73.3%)的勞工透露,「曾經」因為工作,影響到身心健康!包含在求職與上班時,更有八成七(87.1%)的人表示,曾經因為年紀關係遇過「職場歧視」!除此之外,也有高達90.2%覺得,企業在聘僱人才時,其實「有」年齡的顧慮。
難怪對於求職時,在可複選狀況下,自認遭遇到最大的「困難點」依序為:「年齡的問題」(82.2%)、「薪資令人滿意的工作難尋」(60.3%)、「被質疑學習能力差」(35.2%),以及「職位令人滿意的工作難尋」(34%)、「無法配合加班、應酬、出差」(22%)。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畢竟「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無奈身為「三明治族」,不少中高齡勞工原本已退出職場,卻為了家庭經濟壓力,被迫需要重新找工作;由於已離開勞動市場一陣子,出現較長的「空窗期」,想找到相同職務、職位,待遇保持原本薪資水準,甚至回到老本行,其實都不太容易。
因此楊宗斌建議,解決台灣熟齡族就業問題,同時也能解決未來人力缺口問題,像是政府可透過「獎勵僱用」方式,如果企業聘用一定比例以上的中高齡勞工,就給予薪資補助或賦稅優惠,另一方面,公司若能提供資深員工,更多在職進修機會、學習新技能,官方同樣發放相關受訓津貼。
優點:實務經驗、穩定、抗壓,67%企業仍顧慮勞工年紀
不過對於中高齡勞工而言,又具備哪些「職場優勢」呢,由yes123求職網的調查發現,在可複選狀況下,「熟齡勞工」自認「職場優勢」依序是:「有責任感」(37.2%)、「實務經驗豐富」(35.7%)、「穩定性高」(34.6%),以及「具抗壓性」(33.6%)、「有敬業精神」(31.7%)。
若對照來看,「企業方面」則認為「熟齡勞工」的優點部份,在可複選狀況下,依序為:「實務經驗豐富」(63.3%)、「穩定性高」(61.8%)、「具抗壓性」(54.1%),以及「有責任感」(50.3%)、「配合度高」(34.8%)。
可惜針對「一般員工」的職缺,在聘用「中高齡勞工」時,仍有高達六成七(66.6%)的企業坦言,確實「有年齡的顧慮」;而且若換成「主管職」的職缺,依舊有44%的企業,存在著年紀考量。
43%資方曾回聘退休員工,八成五沒有提高待遇
相形之下,也有三成四(34.1%)的企業透露,今年確實存在「新人取代老人」的情況!不過回顧過去,仍有43.3%公司透露,針對已退休的員工,「曾經有」重新回聘過的經驗。
只是若比起退休前,這些「回任資深人員」的平均薪資水準:「增加的」僅佔14.8%;「持平的」佔40.5%;「減少的」佔44.7%。等於「沒有」被提高待遇的比例,共有85.2%!
楊宗斌建議企業,能將中高齡勞工,視為公司的「無價資產」;還有將他(她)們累積的工作經驗,視為「無形資產」。
對待銀髮族員工,資方應該打造更為友善的職場環境,兼顧工時與資歷,提供對等合理的薪資報酬;並且關注他(她)們的健康、體能狀況,不能僅比較員工的「生產力」高低。
楊宗斌還指出,另一方面不吝於升遷激勵,例如藉由「白領顧問職」、「資深經理人」頭銜,讓他(她)們持續提供經營建言,分享管理經驗。
至於基層人員、藍領職務方面,可以建立「資深領班制」,或者採取「師徒制」,同樣使他(她)們樂於傳承職涯所學。
年紀增、轉行難,九成四罹患職場恐慌症
不論有沒有面臨職場歧視,或者真的具備某些優勢,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在尚未退休的熟齡勞工當中,目前「有正職工作」的,仍然佔了70.3%:這當中卻有高達八成五(84.8%)評估,自己「不可以」在現在的公司任職到退休。
另外也有73.1%指出,任職公司今年在徵才時,「有出現」聘用無經驗的新人,來「取代」資深員工的情況。
難怪高達94.2%的中高齡勞工透露,自認目前有「職場恐慌症」,而且在可複選狀況下,造成恐慌的主因依序來自:「年紀越來越大」(44.6%)、「覺得轉行困難」(42.4%)、「退休金目標遙遠」(38.1%),以及「擔心被裁員」(32.7%)、「領的薪水太低」(28.1%)。
最後就「財務面」來看,從yes123求職網的調查發現,目前「尚未退休」的熟齡勞工之中,仍有39.8%坦言,自己算是「月光族」:代表每個月薪水幾乎快花光,甚至出現透支!
這代表著其餘的六成(60.2%),也就是「沒有」月光光的熟齡勞工,其實仍不屬於手頭寬裕狀態,他(她)們平均則預估,每個月僅可以存到7,400元。
69%自認無職場競爭力,七成七想再進修
基於前述這些職場危機意識,因此有高達92.7%的熟齡族透露,雖然尚未退休,但仍然「有創業」的念頭:其中有64.8%選擇「與本行有關」;但也有35.2%選擇「與本行無關」。
整體而言,在中高齡勞工當中,僅30.7%自認「有職場競爭力」;代表其餘的69.3%,自認「沒有競爭力」。假如覺得目前無競爭力,這當中仍有七成七(76.8%)的人表示,「會」想再進修職場技能。
楊宗斌建議,「活到老!學到老!」如果中高齡勞工們認為,自己仍然有能力、有意願工作,對於職場新事物,應該抱持著積極開放的學習態度。
除了與本職或第二專長有關的職業訓練,其他像是主動接觸網路世界,甚至培養社群經營、數位行銷能力,主動吸收新知識!
楊宗斌認為,如此一來,熟齡勞工不被其他員工視為「LKK」,與年輕一輩的上司、同事溝通無礙,即使是「跨世代」職場環境,企業內部的團隊合作機制,依舊能正常運作。
39%中年後才開始存,退休金目標2623萬
對於熟齡勞工族來說,若衡量收入與支出,屬於「40歲以前」,也就是「青年階段」就開始存退休金的,比例佔61.2%;但是屬於「40歲以後」,等於進入「中年階段」才開始存的,其實比例也有38.8%。
因此在「生活無虞」前提下,他(她)們原本預估的退休金,應該準備多少錢呢?此次調查則顯示,平均高達2,623萬元;可惜截至目前為止,達成率僅為24.8%。
這個目標算是高估了,或者被低估?是否有「平民版」、「節儉版」退休金規劃?楊宗斌認為,根據主計總處公佈的去年度數據,「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為25,726元:假如六十歲退休,平均活到八十歲,20年開銷換算下來,剛好約為617萬元,對比平均「已存的」651萬元,其實也超過這個「平價版」的退休金數字。
至於心中計畫如何請領「勞保老年給付」,此次調查則發現:有66.6%勞工想「每月領」;也有33.4%想「一次給付」。
65%難兼顧長輩與事業,76%期盼有薪長照假
其實更為嚴峻的生活狀況,還有「老老照顧」這件事情!本次調查就發現,在尚未退休的熟齡勞工之中,就有六成二(62.2%)透露,目前仍有「長輩」同時需要「分神」照顧。
而且這當中又分成:34.8%屬於「自認能兼顧工作與長輩」;65.2%屬於「自認不能兼顧工作與長輩」!難怪為了照顧長輩,高達85.8%的人更指出,「曾經」因此有過離職念頭。
對尚未退休的熟齡勞工來說,合計高達95.3%的人,自評目前的「生活壓力大」,其中還分成:52%屬於「可以承受」壓力;43.3%屬於「無法承受」壓力。
同時當自己退休後,則有58.3%的人透露,「會」想與「子女、晚輩」同住;但也代表其餘的41.7%,「不會」想與下一(兩)代住在一起。
雖然還沒退出職場,若考量照顧長輩或未來自己需要被照顧,合計有94.2%的中高齡勞工,覺得需要訂定「長照假」制度,而且又分成:75.7%認為「需要,且要有薪」;18.5%認為「需要,但無薪即可」。
熟齡勞工憂三危,建議提早啟動退休規劃
觀察本次調查結果,楊宗斌表示,對中高齡勞工來說,目前的生活容易發生「三危」問題:「職務遭取代」的危機、「財務吃緊」的危機,以及「分神照顧家人導致過勞」的危機。
雖然想達到「千萬元以上」的存款難度高,不過假如能從退休前到退休後,持續透過「保守穩健」的理財規劃,加上「複利效果」,慢慢累積儲蓄,一旦完全離開職場,想過著「最基本」衣食無缺的日子,避免「老貧化」,應該不算太困難。
楊宗斌不忘提醒勞工朋友,除了仰賴官方的年金保障,更需要完善的銀髮照護政策,對於老年的人生規劃,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比如運用「長照險」、「失能險」,才有可能確保退休生活無虞。
楊宗斌更指出,希望持續藉由「中高齡就業專法」,建構起較為友善的職場環境,使他(她)們能夠「退而不休」,延長投入勞動市場的時間,間接解決因「少子化」、「高齡化」造成的缺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