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修法 中央與地方爭錢又爭權 各部會哭窮有道理?

政治

近期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三讀通過,引發了執政的賴政府與在野藍白陣營之間激烈的政治攻防。民進黨認為,此法案通過後將對中央財政造成巨大壓力,甚至可能影響到國防、社福、環保等重要政策的推行。然而,這是否真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還是執政黨透過各部會的「哭窮」策略進行情緒勒索?

這次修法的核心在於調整中央與地方(垂直分配)以及地方與地方(水平分配)之間的財政資源分配比例,目標是改善長期以來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失衡問題。

根據現行制度,中央淨收入占比高達75%,而地方僅占25%。此次修法的目標是將中央的占比降至60%,地方提升至40%,儘管最終版本未達成此目標,但調整後的比例約為中央65%、地方35%,仍具積極意義。

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演變與問題

回顧財政劃分法的歷史,1999年憲改廢省後,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發生結構性變化。廢省前,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比例為57:43,地方擁有相對充裕的財源。但廢省及後續修法後,中央占比迅速攀升至73%至74%,地方僅剩26%至27%,導致地方財政惡化,地方自治的實現程度亦大幅倒退。

地方政府財源不足的情況不僅影響基礎建設與民生服務,還進一步削弱地方治理能力。因此,學界與地方政府普遍呼籲調整財政分配比例,甚至民進黨在野時,2012色括當時還在擔任台南市長的總統賴清德,都曾大力主張修法,讓地方財政能回歸至少6:4的理想比例。

修法後各部會全面哭窮,光國防部就影響800億?

本次修法後,中央需釋出3753億元的財源給地方,占中央與地方總歲入的8.9%。然而,此舉引發中央部會的強烈反應,從國防到社福、農業等幾乎所有部會皆聲稱預算大幅縮減,政策推行將受到嚴重影響,彷彿不喊一下就會被忽略一樣。

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表示,修法後國防部預算將減少約800億元,刪減幅度達28%。國防部更指出,若國防預算降至GDP的2%以下,恐將損害台灣在國際上的形象與信譽,並削弱友邦在緊急情況下的支援意願。

經濟部表示,修法後將減少約300億元預算,影響包括科技研發與招商活動,例如美光等國際企業的合作計畫,甚至可能影響台灣的國際商業聲譽。

環境部認為,修法將削弱中央對地方的補助能力,例如露天垃圾山的處理、淨零碳排政策推動、水質改善等,未來可能需要地方自籌資金。

衛福部表示,預算縮減將衝擊育兒補助、癌症篩檢、不孕症補助等民生政策。農業部則指出,農民福利如職災保險、就學金、肥料補貼等都可能受到影響,金額大約250億元。

勞動部、客委會、金管會等亦紛紛表示,修法後非法定義務支出可能大幅縮減,影響相關政策與行政效率。其中,勞動部表示,所屬業務非法定義務支出可能少將近3成,首當其衝的就是民國114年勞保撥補1200億元。

綜合以上部會所提到的影響,數字超過2500億元,以財政部提到中央釋出金額3753億元來看,光是國防部、經濟部、環境部、衛福部、勞動部、客委會、金管會一共影響2550億元,佔比接近七成,到底是各部會哭窮太誇張?還是影響的數字遠大於此?卓內閣應該進一步盤點影響層面。

中央真的「無米下鍋」嗎?

儘管各部會陳述了修法後的種種困境,但許多專家對中央財政是否真的困難存有質疑。以近年中央政府的財政表現為例:首先,稅收超徵與特別預算的部分,過去8年,中央政府稅收超徵高達1.8兆元,甚至還額外編列了2.57兆元的特別預算。截至今年前11月,財政部預估實徵淨額已超出預算3377億元,全年稅收超收可能突破5000億元。這些超收的金額已經遠超過這次中央釋出3753億元的部分。

其次,中央占比過高的問題,現行制度下,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與國稅掛鉤,若年度徵稅結果不如預期,地方政府分配稅款自然減少;反之,若稅收超過預算,中央仍是最大受益者。因此,中央「沒錢」的說法難以令人信服。

財劃法修法後的挑戰

此次財劃法修法在改善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失衡方面邁出重要一步。然而,如何在中央與地方、不同部會之間取得平衡,避免政策推行受到過多影響,仍是未來挑戰。首先,中央需改善資源分配效率問題,中央政府需更加有效率地分配資源,避免因過度集中導致浪費。同時,也應積極協助地方提升財政自主能力,避免地方政府因財源不足陷入惡性循環。

其次,地方需提升自主治理能力,尤其地方政府在財源提升後,需展現更強的治理能力,確保資金用於最需要的領域,並減少對中央補助的依賴。

再來,政策優先排序與透明度的部分,中央與地方均需根據實際需求重新分配財源,並提升政策執行透明度,讓公眾了解修法後的具體影響與應對措施。

總的來說,財劃法修法帶來的影響遠不止財政分配比例的調整,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央與地方權力、責任分配的問題。雖然中央部會的「哭窮」引發了對政策執行的擔憂,但從稅收超徵與過往財政分配的現實來看,中央政府並非無力承擔財源調整的責任。未來,如何平衡中央與地方的利益,並確保政策連續性與有效性,將是台灣治理體系的重要考驗。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