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宣布加碼1千億美元擴廠後 陸行之:是否拿到「免死金牌」還是未定之數

半導體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和美國總統川普、商務部長霍華德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加碼投資1千億美元再打造3座晶圓廠、2座封測廠以及研發中心之後,引起連鎖反應,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隨即寫出8點分析,點出「以後電子,AI算力產品會越來越貴」、「長期毛利率應該無法維持在之前目標的53%以上」。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史無前例地在白宮記者會上宣布台積電將加碼1千億美元(3.28兆台幣)在美國擴3個晶圓廠、2個先進封測廠和一個先進研發中心,完全實現川普喊出的AI製造在美國的目標。

台積電宣布後資後,還不確定是否「免死」

這些變化對台積電原先預估的成長路徑將有很大的分歧,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指出,這1千億美元的擴廠,是否換來台灣半導體免關稅?台積電是否不需要再面臨技術轉移給英特爾的壓力?是否拿到「免死金牌」?還是未定之數。

到美國擴廠的後續效應,他指出,之前魏哲家說最先進研發會留在台灣的CoWoS產能,研發部門,現在可能有所改變,到美國也成了勢在必行的結果。 

回到財務報表,陸行之提醒說,「分析師可能要重新算一下未來四年台積電的資本開支」,明/後年的年度資本開支破500億元,可以關注一下全球設備大廠受惠。

年資本支出破500億美元,可能會被降評

他說,台積電每年至少投資超過300億美元在美國廠,如果T同學(台積電)資本開支維持在35%營收的capital density,美國廠資本開支應該會超過台灣廠資本開支,「我們應該考慮去亞利桑那州投資房地產,以後肯定出現一個美國版台灣科學園區。」

再者,台積電的獲利也將下降,陸行之寫到,分析師們可能要重新算一下台積電未來4年的折舊費用,研發,管理費用對毛利率及營業利潤率的影響,如果計劃順利執行,加碼量產的數年之後,長期毛利率應該無法維持在之前目標的53%以上,當然計劃100%進行的可能性不高,但分析師們應該會下修長期獲利CAGR幾個ppts,以因應最新變化,不知道會不會吸引一些看空分析師來降評。

長期毛利率比現在衰退,其他國家也前進美國

這點和筆者先前曾寫道,外資分析師在台積電法說會上問起魏哲家其57%高毛利率,有實力再調高,為何而不這麼做,魏哲家保守回應,正如筆者解讀,這57%就是川普取卵台積電給美國的依據,只會往下修不會再往上。

對於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陸行之表示,如果美國消費者需要的晶片都盡量在美國製造封裝,蘋果/三星手機,電腦,伺服器,車子的組裝廠及相關材料廠也勢必將往美國移動。還有,如果台積電都躲不掉,「我們相信川爺也會重稅歐洲,韓國,日本半導體大廠不來美國投資,如果不來美國,應該也會加碼使用台積電美國廠的晶圓代工製造來避稅。」

川普不再當總統後,電子產品將呈現通膨現象

對於後勢,陸行之說,台積電目前宣布是1000億美元,但每個計劃都有動態調整的變化,如果美國客戶先進製程需求轉弱,1000億美元投資最後被砍成成500億美元也是有可能的。

最後,4年之後怎麼辦?我們覺得4年之後,不管美國政府是否又換人,美國製造趨勢很難逆轉,美國當地的科技電子產品通貨膨脹很難降低,美國人出國全球買透透,走私避稅賺機票錢可能會發生。

他開玩笑說「還有,就是在美國讀書不要都選電腦科學的軟體工程,盡量選電機電子工程或是機械工程,材料,物理/化學也很重要,哈哈。」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