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配「亞亞」爭議!賴政府緊踩「國安」紅線 民團控移民署濫權

兩岸

中國籍配偶劉振亞(網名「亞亞」),因長期在網路平台發布宣揚「武統台灣」的言論,近日被內政部移民署撤銷居留許可並限期於今(25)日深夜12時前自行出境。

然而,劉振亞堅稱自己無錯,並公開表示「不會離開台灣」。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內政部長劉世芳及民間團體紛紛表態,爭議涉及言論自由界線、國家安全考量及兩岸家庭人權等議題,掀起一場法律、輿論與心理戰的交鋒。

事件背景:武統言論引發行政處分

劉振亞為中國籍配偶,依親居留台灣多年,育有三名未成年子女。她活躍於抖音等平台,頻繁發布涉及兩岸關係的影片,其中多次提及「武統台灣」的觀點,引發台灣社會爭議。

移民署於3月12日認定其言論「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之虞」,依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撤銷其居留許可,並要求其於10日內自行離境,期限即為今日。

面對處分,劉振亞不服,聲稱其言論僅為個人對兩岸情勢的分析,並非鼓吹武統。她強調,移民署的決定過於草率,將導致其家庭骨肉分離,對子女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劉振亞的丈夫,一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今天也現身公開力挺妻子,用台語表示:「我是台灣孩子,你們還是要讓我走嗎?我有生存在這的權利!」他並透露,自妻子遭網路霸凌以來,他一直陪伴在側,並非外界所指「隱身不出」,如今希望透過法律途徑尋求公道。

政府立場:言論自由有界線,國家安全至上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赴立法院備詢前受訪時,對此案表達堅定立場。他表示,內政部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並要求相關單位在「溫柔處理」的同時,展現毫不妥協的態度。

卓榮泰強調:「言論自由是有界線的,界線就是國家存續,不能一邊詆毀國家,又要求國家保護你。」他指出,保護「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與國格是首要任務,先進民主國家對言論自由的保障皆有類似限制,當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合理限制自由是為了公共利益。

內政部長劉世芳則進一步闡述政府立場。她表示,劉振亞「不是普通媽媽」,其行為涉及「法律戰、輿論戰與心理戰」的三戰策略。劉世芳指出,劉振亞的影片引發全民爭議後,移民署依法做出行政處分,若其未於期限內離境,將依法強制執行。

她強調,劉振亞不僅尋求法律途徑抗爭——包括向台灣高等行政法院抗告(已遭駁回)及向最高行政法院上訴——還獲得親中團體及網紅的聲援,試圖以輿論壓力影響裁決。

劉世芳舉例說明:「就像交通規則,紅燈不能左轉,若違規不僅罰款,還可能引發車禍。亞亞引用國際兒童權利公約,強調家庭團聚,但若其目的是鼓勵統一台灣、消滅台灣主權,這正是中共認知作戰的一部分。」她重申,台灣是法治國家,任何違法行為都將受到嚴厲處置。

劉振亞與民間團體反擊:控訴移民署濫權

今日上午,劉振亞與家人,在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的陪同下,於內政部前召開記者會,向劉世芳喊話,要求正視移民署「濫權」問題並撤銷處分。

該協會昨於臉書發文,指控移民署僅憑影片內容便推論劉振亞危害國家安全,缺乏明確判斷標準,屬違法行政行為。貼文強調,處分將導致兩岸家庭破碎,對劉振亞三名子女造成重大傷害,呼籲內政部即刻撤銷決定。截至今早,該貼文已吸引逾3400則留言,其中不乏抗議聲浪。

劉振亞的丈夫在記者會上情緒激動,表示若正義無法伸張,「明天我們將不在台灣」。他請來知名律師葉慶元協助抗爭,並透露家庭已因輿論壓力不堪重負。他質問:「我是台灣人,為何要被驅離?我太太只是表達意見,卻被扣上武統帽子,這公平嗎?」

社會反響:民團與網友針鋒相對

事件引發社會兩極反應。黑熊學院與反共護台志工大聯盟今日發表聲明,呼籲立法院嚴審中國籍配偶入籍年限,將現行6年延長至8年。黑熊學院執行長朱福銘指出,中國《國家情報法》要求公民提供情報,公開宣揚武統的中配應被排除在外。

人權工作者李明哲則表示,涉及中國的政策應考量其政府背景,特別是鼓吹戰爭的言論應受嚴格規範。他呼籲政府立法管理破壞民主的仇恨言論,以維護台灣自由。

反對聲浪也不小。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強調,劉振亞案凸顯新住民權益受損,移民署處分過當。網友王浩宇則在協會貼文下留言反擊:「台灣歡迎移民家庭,但不歡迎破壞民主的統戰配偶。若擔心家庭破碎,可帶子女返回大陸。」他並透露,近日因檢舉中配言論,收到恐嚇私訊,顯示爭議已升級為個人安全問題。

期限將至:強制執行與未解爭議

今夜12時為劉振亞離境的最後期限,但她昨受訪時明確表示「機票沒買,不會離開」。若逾期居留,移民署可依法強制執行,過去已有類似案例。然而,事件涉及骨肉分離、言論自由界線及行政適法性等爭議,移民署態度謹慎,尚未公布具體執行計畫。

輿論戰方面,親中團體與網紅持續聲援劉振亞,稱其言論屬自由表達範疇;反對者則認為,武統訴求威脅國家安全,不受保障。劉世芳批評,這正是中共「三戰」策略的體現,試圖以家庭情感動搖台灣立場。

劉振亞案不僅是個案,更映射出台海緊張局勢下的價值衝突。政府強調國家安全優先,民團則呼籲保障新住民權益,雙方立場僵持不下。隨著期限逼近,社會各界目光聚焦於內政部的下一步行動。

這場爭議究竟如何收場,或許不僅取決於法律裁決,更取決於台灣如何在民主自由與主權保障間尋求平衡。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