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衛隊前陸軍司令岩田清文28日參加印太戰略智庫在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台日科技未來論壇」研討會上表示,他一年在日本超過50場演講,自己都告訴日本民眾,「和日本有共同價值的台灣,不是一般的鄰國,不要讓它變成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俄烏戰爭打三年,凸顯半導體的重要
岩田清文受印太戰略智庫邀請演講「半導體在戰爭中扮演的角色」。他首先介紹俄烏戰爭中,從標槍飛彈、無人機、海瑪斯多管火箭、極音速飛彈、伊隆馬斯克的星鏈,裡面都是靠晶片運作,半導體在戰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然而,從拆解俄國攻擊烏克蘭的武器驚訝的發現,裡面都是美國製、日本製或者其他西方國家製造的晶片,岩田清文說,「因此有人說,這是一場西方製造的半導體攻擊烏克蘭的戰爭」,這也是後來西方國家、G7工業國等持續禁出口晶片給俄國的原因。
「從無人機到導彈系統,沒有晶片根本做不出來。」岩田清文表示,中國卻是西方禁運的破口,利用軍民融合包裝,出口到哈薩克、亞美尼亞,再轉賣給俄國。其他軍民融合裝備部分,2021年戰爭之前, 中國出口俄國85億日圓,戰爭發生後 2022年金額變成200多億日圓,達到 3倍多。
中國不甩西方禁令,以半導體支援俄羅斯
岩田清文表示,中國完全不理會西方國家,到現在還源源不絕把晶片給俄國,但未來戰爭是人和機器整合的戰爭,陸地上機械狗、海裡的無人船搭載AI晶片,由人類控制,它們自主發動攻擊。
他說,高階半導體在戰爭中重要性越來越關鍵,高功能、先進半導體是非常寶貴的,中國設定2027年要有足夠軍事能力攻擊台灣,中國要讓他的軍隊現代化、智能化,中國也意識到AI 半導體的重要性。
倡議美國日本台灣,組成半導體同盟國
「為了避免未來打輸或者阻止戰爭的發生,我們一定要確定高階半導體的供應。」岩田清文指出,台、日、美國確定自己可以生產半導體,而且彼此合作,一起聯手,「我們一定要建立一個半導體同盟國。」
「這樣,不但可以確保戰勝的機率,中國看著我們,就知道他在半導體領域完全沒有勝算,這樣可以嚇阻中國發動攻擊。」岩田清文重申,「對台灣人而言,不容許台灣落入習近平手裡,對日本人而言,我們也絕對不容許台灣落入習近平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