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孕育獨角獸?」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說,獨角獸成功的故事可以抓住人們的想像力,
激發一整個世代的年輕人「想要改變世界、撰寫自己未來的動力」,進而促成國家數位化、智慧化的轉型。
政府力拚兩年內要孕育出台灣第一家獨角獸企業,之初創投(AppWorks)創辦人林之晨表示,獨角獸可激發一整個世代的年輕人想要改變的動力,短期除吸納東南亞一流人才外,中長期必須強化國內年輕人的英文能力,養成世界觀。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強調,扶植新創產業(Star tup)將成為台灣產業轉型的機會,希望兩年內先孕育至少一家獨角獸(Unicorn)新創事業,並帶動未來五年新創事業獲投資金額每年成長新台幣50億元,使台灣成為亞洲新創資本匯聚中心。
任何人都可以是獨角獸,成功範例激勵年輕世代
林之晨表示,台灣的市場規模就是小,政府以孕育獨角獸為政策,「是很有趣的目標」,顯見政府要扶助數位企業走出台灣,面對台灣以外的市場,才有機會變成獨角獸。
「為什麼一定要孕育獨角獸?」他解釋,政府扮推手促成創業百花齊放,看中的就是「雞生蛋、蛋生雞」所持續產生的效應。獨角獸成功的故事可以抓住人們的想像力,激發一整個世代的年輕人「想要改變世界、撰寫自己未來的動力」,進而促成國家數位化、智慧化的轉型。
林之晨舉例,有創業「金童玉女」之稱、1995年臺大商研所與政大企研所學生賀元及薛曉嵐等人以50萬元創辦「資迅人」,隔年並推出網際搜尋軟體IQ,全球賣出800萬套,讓資迅人一夕成名,並成為英特爾唯一在台投資的團隊,當時有很多年輕人看到賀元及薛曉嵐的案例就出來創業,目前仍有些人還留在這個行業打拚,且都有相當的成績或貢獻。
「任何人都可以變成獨角獸」,他說,AI就等於是電力或核武,更是每一個國家都需要投入的世界競賽,放眼現今全世界前五大市值的公司,包括蘋果、亞馬遜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與臉書等,沒有一家是製造業,「這是沒有天然資源的台灣轉型的機會」,台灣的人才優勢能夠在知識經濟時代發揮更大的價值。
學好外語、引進人才,走出封閉島國
不過,林之晨認為,企業要走出台灣且成功的案例目前並不多,檢討背後的原因就是近10年、15年來,台灣漸漸形成封閉的島國文化,很多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很少接觸外來的資訊和文化,甚至很多人從小到大花了許多時間學英文,卻連聽跟講的能力都沒有,走出台灣就碰到了文化及溝通的障礙。
林之晨強調,要孕育獨角獸,中長期來說,英文列為第二官方語言,「台灣要變成雙語國家,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多元文化要做好,台灣年輕人不能侷限在只關心本土事務的框框裡,至少要強化閱讀英文的能力,否則了解國際局勢還要等媒體翻譯,「光起跑點就輸了」。
短期來說,台灣可以仿效美國精神引進人才。林之晨認為,相對於香港、新加坡,台灣的大學、研究所學費便宜,且生活環境及價值觀具有優勢,可以吸納東南亞國家一流年輕人來台攻讀高等教育,因此國發會祭出的《優化新創事業投資環境行動方案》,也鬆綁很多法規,完善我國留才環境。
鼓勵在台掛牌,林之晨:條件應多元化
另外一個重點則是資本市場,林之晨認為,全世界正在快速變革,投資人投資未上市公司不只是為了估值,更期盼有一天能獲利退場,目前台灣證交所上市條件及治理方法,都還是以20世紀角度、製造業在看事情,如果不調整變化,有潛力的公司可能改去香港、新加坡甚或印度證券交易所掛牌,證交所就會流失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會。
林之晨表示,近期台灣已有許多「準獨角獸」,包括改變環保與機車產業的Gogoro、網路知名服飾Lativ、以人工智慧(AI)應用為主的Appier、藝人黃立成創辦的亞洲大型直播平台17 Media、亞洲主要線上音樂平台KKBOX,以及旅遊網站KKday、「電商教父」何英圻成立的91APP等,這七個「準獨角獸」不僅成長速度很快,且商業模式都具有區域化及國際化的潛力。
他建議,證交所的上市櫃條件趕快現代化,升級為槓桿點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促成上市櫃公司的多元化後,不僅有利健康體質,更可以讓追求成長型投資的年輕人有理財的不同選擇。
原文作者為林孟汝,本文轉載自《中央社全球中央雜誌》。全球中央電子書請連結: https://www.ysgoshopp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