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8秒,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已經成為席捲全球的流行病。不過,根據研究發現,透過積極減重及運動,可降低58%糖尿病風險,60歲以上更可達71%。2016年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更已正式將生活型態治療納入醫療保險。
67歲楊董事長,是一位白手起家創業者,曾經營玩具事業及電子業,也是位典型的糖尿病前期個案,並患有冠狀動脈疾病。楊董事過去無運動習慣,母親有糖尿病史,因長年輕時忙於事業忽略健康,在2013年發現血管鈣化達2千多點,超過75%血管嚴重阻塞,並在2016年進行手術、安裝3支心臟支架改善。
楊董事長在今年1月的例行健檢中,發現空腹血糖98mg/dL,看似正常,但胰島素阻抗指數HOMA-IR 6.63(正常<2)。
為何血糖正常,卻仍可能是糖尿病高危險族群?
「其實像他這樣的個案也不少,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很健康,卻忽略一些隱藏危機。」永越健康管理中心新陳代謝科醫師馬文雅表示。
隨著久坐的生活型態和體重增加,楊先生的空腹血糖為110,胰島素阻抗指數高達11.05,當他得知一般正常人只需4-5單位的胰島素就能把血糖降在90mg/dL左右,他卻花了40單位血糖卻還超出100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胰臟過勞,並暴露在糖尿病高風險卻不自知。
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包括缺乏運動、久坐型態、一等親有糖尿病、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糖尿病前期、三酸甘油脂過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肥胖/體脂增加、胰島素阻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但同樣兩個人的血糖即便都是105,他們可能因年齡、體重、BMI、心血管疾病風險、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家族史、胰島素阻抗不同而有不同得到糖尿病的機率。」馬文雅表示。
67歲糖尿病友,3個月降血糖、體脂從32→28
考量健康因素,今年6月楊董事長接受客製化個人處方服務,開始進行一期共12週的「增肌減脂」團隊治療療程,包括:醫師營養師共同門診3次、個別營養諮詢6次、醫師一對一運動指導2次及私人教練一對一體適能課程8次。
經過3個月「增肌減脂」治療,楊董事長的胰島素阻抗指數從原本11.05下降至3.37,體重也從90.6kg下降至84.9kg;體脂率從32.7%下降至28.6%,經分析共減少4.7kg脂肪,增加1.1kg肌肉。
因為裝有心臟導管又一直覺得運動會造成傷害,楊董事長原本都不願意運動,且身為美食家的他更不願意放棄美食。這樣的狀況有辦法平衡嗎?
營養師謝宜珊表示,「療程的重點並不是給菜單,而且每人的背景、習慣、身體狀況都不相同,重點是教你怎麼吃,什麼可吃、什麼不可吃?要選對食物,才能吃得長久、健康又美味。」馬文雅也表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應該要尋求專業建議,才能找到合適自己的運動。
「原來疾病風險真的可以靠自己來排除,但科學數據及對的團隊協助很重要,讓我有明確的方法及目地,可以精準達標。」楊董事長表示,從行為設計、認知改變、飲食指南、運動治療量身定製,更能精準控制糖尿病。
醫師公開「糖尿病精準預防8招」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院長董政達也解釋,糖尿病精準預防要從生活做起,「精準的關鍵在於增肌減脂的行為改變,而預防最好的時機是在前10年,其次是現在。」而糖尿病精準預防8招包括:
1.風險評估:特別是家族史、久坐少動、代謝症候群及胰島素阻抗者需積極預防
2.正確觀念:了解糖尿病,除了與生活習慣有關,也代表胰島細胞提早老化
3.定期檢測:量測血糖、胰島素阻抗指數、糖化血色素來檢測自身風險
4.規律運動: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包含2次肌力訓練
5.適量飲食:份量不等於熱量與含糖量,為身體挑選適量均衡且美味的食物
6.體重管理:肥胖會提高風險,減輕7%就能降低58%糖尿病風險
7.紓壓有方:選擇健康紓壓方式,其大吃不如運動來減壓
8.持之以恆:糖尿病是生活習慣病,持之以恆才是王道
馬文雅也提醒糖尿病淺在族群應更加關注自身健康,「透過體重管理及規律運動,定期進行篩檢及風險評估,把握黃金預防期。」現在的楊董事長除了恢復健康的身體,也因喜歡學習,去年還考上英文導遊執照,並於今年5月剛拿到房仲的專業執照,也讓他更加確信,健康的身體才是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