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連年出現高度成長,由於早期的發展都是集中在沿海的幾個省份,造成大量鄉村人口為了工作往沿海都市移動的現象,但這些移民工在所得不高的情況下,往往無法將自己的子女帶在身邊,導致許多兒童長期見不到父母,逐漸形成一項嚴重的社會與人道問題。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最新發表的2016年國內流動人口發展報告顯示,因為父母在外地工作而被迫分隔兩地的「留守兒童」,在去年已經高達6,100萬人,在所有17歲以下的人口當中,占比超過了三分之一的水準。
該份報告指出,由於移民工的所得水準平均來說普遍不高,在都市中的居住條件往往也並不理想,因此他們幾乎不可能有辦法將自己的子女帶在身邊照顧。據統計,在去年總共2.47億的移民工當中,三分之二的人每月賺取的收入介於2,000到5,000人民幣之間(約9,300~23,000台幣),每月薪資能夠超過8,000人民幣的人數則只占5%左右。
巨大的社會陰影
然而隨著愈來愈多兒童在成長期無法獲得父母的陪伴與照顧,近年來中國各地開始陸續傳出與「留守兒童」有關的悲劇事件,包括去年6月在貴州省的畢節市,有4名同一個家庭中年齡介於5歲到13歲的兒童,集體在家中吞服農藥自殺。更早在2012年11月,則是有5名男孩躲在垃圾箱中燒木炭取暖,結果不幸因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這些事件均凸顯出在中國亮麗的經濟成長數字背後,正形成一道令人不安的巨大社會陰影。
根據該份報告的調查,在安徽、河南與四川這幾個主要移民工來源的省份,存在最為嚴重的「留守兒童」問題,這些地方平均大約有44%的兒童因父母外出工作而成為了「留守兒童」,明顯高於全國35.6%的平均值。
在今年2月,中國國務院發布了一份指導方針,要求地方政府必須照顧好「留守兒童」的生理與心理健康,顯示中國政府已經開始注意到此項問題的嚴重性,然而當大部分的經濟資源仍舊集中在沿海都市,區域發展持續失衡的情況下,「留守兒童」恐怕還是會繼續成為中國追求經濟成長下的犧牲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