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顧關稅將損害全球經濟增長的警告,執意推出比預期更嚴厲的關稅政策。其中對台灣加增32%\2對日本加徵24%的關稅更是引發市場恐慌,投資者擔憂企業盈利與經濟前景,週四上午開盤後日本股市大幅下跌,帶動亞洲各地股市普遍走低,亞洲其他市場如香港、越南與韓國也受到波及,僅台灣股市因休假不受影響。
日本股市暴跌:企業盈利堪憂
川普宣布的24%對日關稅超出市場預期,引發日本股市劇烈震盪。日經平均指數一度下跌4.5%,跌至約34,100點,為8月以來最低盤中最低。銀行、電子產品和出口相關股票成為重災區。晶片製造商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下跌超過8%,豐田汽車下跌6%,東京電子下跌4%,在大阪交易所的日經期貨一度暴跌6.6%,最後日股大跌989點、下跌2.77%,收在34736點。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日本資深研究員松本浩表示:「關稅比預期更糟,日本企業的利潤可能受到重創,很難說日本股市目前是被過度拋售。」他預測,即便股市反彈,也僅是短期的空頭回補,企業盈利下滑幅度可能與2020年新冠疫情時期相當。
野村研究所執行經濟學家木內隆英(Takahide Kiuchi)發布報告指出,24%關稅預計將在「相對短時間內」使日本名義與實際經濟增長減少0.59%,進一步加劇市場悲觀情緒。
亞洲市場連鎖反應:科技與出口股領跌
川普關稅政策波及亞洲其他市場,香港恆生指數一度下跌超過2%,科技股領跌。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與京東(JD.com)在早盤交易中下跌超過4%。中國滬深300指數(CSI 300 Index)下跌0.7%,反映投資者對大陸市場的謹慎態度。
越南股市一度下跌5.4%,主要是因為越南被徵收46%的超高對等關稅,投資者擔憂其出口經濟將遭受重創。韓國KOSPI指數一度下跌2.7%,菲律賓、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股市也小幅走低。台灣與印尼股市因假期休市,未受即時影響。
對於川普於週四凌晨宣布對全球實施最高達49%的「對等關稅」,引發亞洲各國激烈反應。目前日本、韓國、泰國等受影響國家表示將採取措施減輕衝擊,而中國則明確宣布將採取報復性對策。此次關稅針對中國加徵34%、韓國25%、日本24%,並計劃於明日對外國製造的汽車實施額外25%關稅。這些措施對推動貿易自由化的亞洲經濟體構成重大打擊,各國政府緊急應對,試圖在經濟衝擊與外交博弈中尋求平衡。
亞洲各國應對:緩解與反制的分歧
川普的關稅政策於美國東部時間週四凌晨生效,對台灣徵收32%、中國徵收34%關稅,對韓國25%,對日本24%,其他亞洲國家如越南(46%)與柬埔寨(49%)也名列高關稅清單。此舉被視為美國試圖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的一部分,對依賴出口的亞洲經濟體影響尤為顯著。
石破對策遭日本學者譏笑為「乞求外交」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Yoshimasa Hayashi)在今天上午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本與亞洲國家共同對美國重塑全球貿易的舉動表示「嚴重關切」。
他警告,川普的關稅措施可能對日美經濟關係、全球經濟及多邊貿易體系產生重大影響。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已指示繼續敦促美國豁免日本,並密切監測對國內產業與就業的衝擊。日本、中國與韓國週日舉行的經濟對話重申支持世貿組織(WTO)貿易規則,並計畫重啟三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然而,當林芳正被問及是否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或向WTO申訴時,林芳正僅表示「不對政府內部討論細節置評」。
風險諮詢公司Teneo分析師James Brady認為,石破茂將維持「低姿態」避免與美國對抗,但執政自民黨內部對此立場過於軟弱有所不滿。反對黨立憲民主黨領袖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批評石破茂缺乏強硬立場,野村研究所執行經濟學家木內隆英(Takahide Kiuchi)則稱日本策略為「乞求外交」,警告單求豁免可能向美國傳遞錯誤訊號。
韓國:緊急會議與產業支持
另外,根據《日經亞洲》報導,韓國財政部長崔相穆(Choi Sang-mok)週四上午召集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Rhee Chang-yong)及金融監管機構召開緊急會議,評估關稅對經濟的影響並制定應對策略。
崔相穆表示,南韓將基於對美國關稅政策的仔細分析,與美國展開談判,盡一切努力減少對經濟的損害。他透露,政府將針對汽車與造船等受對等關稅衝擊的產業,推出詳細支持計劃。韓國央行副行長柳尚大(Ryoo Sang-dai)在內部會議中指出,美國關稅稅率高於市場預期,且涵蓋國家眾多,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可能加劇,央行將密切監測對本地經濟的影響。
中國:強硬反制與國際規則爭議
中國商務部則迅速回應,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川普關稅,並稱將「堅決採取對策,捍衛自身權益」。聲明批評美國「對等關稅」基於主觀單邊評估,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行為」。
中國指責美國「無視」其長期從國際貿易中獲得的利益,呼籲美國立即取消措施,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分析人士預計,中國可能對美國農產品或高科技產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加劇中美貿易緊張。
泰國:成立特別委員會應對
泰國總理佩通坦·欽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表示,政府已成立由相關機構官員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尋求減輕美國關稅上調的負面影響。出口佔泰國GDP逾60%,她強調:「短期內,我們將尋求談判途徑,幫助減少對出口的不利影響。」
關稅衝擊:亞洲出口經濟承壓
川普關稅對亞洲國家的打擊尤為嚴重,因其高度依賴對美出口。韓國汽車與造船業、日本汽車產業、中國電子產品與製造業均面臨成本上升與市場萎縮風險。美國計劃明日實施的25%汽車關稅將進一步加劇衝擊,影響日本與韓國在北美的競爭力。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新加坡ISEAS-尤索夫·伊薩克研究所客座資深研究員斯蒂芬·奧爾森(Stephen Olson)預測,亞洲國家可能面臨兩種情景:一是強硬反制盼迫使川普讓步,二是與川普達成「交易」避稅,但兩者均難以樂觀收場。
川普的「對等關稅」以高於預期的力度震撼亞洲,日本、韓國與泰國採取緩解措施尋求談判空間,中國則誓言反制,顯示亞洲內部應對策略的分歧。此舉不僅威脅亞洲出口經濟,也挑戰WTO規則下的多邊貿易體系。隨著關稅即將全面生效,全球市場波動加劇,亞洲各國的後續行動將成為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