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省一杯60元咖啡錢自提勞退金 30年後多100萬


立法院今(1)日三讀通過《勞工退休金條例》第24條等條文修正草案,放寬規定讓選擇勞工退休新制的勞工,只要其年滿60歲、且工作年資滿15年者,請領退休金方式除了月退休金之外,也可以選擇一次請領退休金,可更加靈活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

事實上,根據遠見雜誌及施羅德投信合作調查,台灣不管哪個年齡世代,其退休後的生活費主要來源,選擇依靠勞保、勞退金的占了整體將近5成。不過,即使如此,調查卻也同時發現,一般民眾對新制勞工退休金制度往往存在一知半解、甚至完全誤解的現象。

自提勞退金的比例極低

施羅德投信總裁巫慧燕表示,針對勞工,最簡單的退休金準備方式其實就是參與勞退新制的自動提撥。以一名月薪約3萬元的小資族來說,除了雇主已經提撥6%外,若自身能再自願提撥6%,以勞退約3%的年化報酬率來說,一天只要省下1杯60元咖啡的錢,30年後就有機會多存100萬元。

不過,據調查指出,2015年「沒有」選擇自提退休金的勞工高達72.3%,到了今年更多了,有83.8%的人未自提退休金。

政治大學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認為,會選擇自提退休金的勞工,多數是薪資水準較高的人,近年來有自提退休金的人數下降,最主要原因可能為勞退的投報率並沒有那麼好,多數人乾脆自己投資,若未來能開放自選投資標的,或許可吸引更多人參與。

巫慧燕則指出,據統計調查,有超過一半的勞工並不知道自願提撥的新制勞工退休金專戶是獨立管理的個人專戶,甚至有2成的勞工以為「勞退」會破產,勞退和勞保分不清楚,當然成為目前提撥參與率一直處在低水位的原因之一。

可強迫儲蓄又有稅賦優惠

其實自提勞退金還另外享有稅賦的優惠,舉例來說,一名月薪3萬元的勞工,若他每月自提6%的退休金,一年下來共自提了2萬1600元,若此人適用的所得稅率為5%,就可從當年度的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可節稅1080元(21,600元×5%稅率),對小資族來說其實不無小補。

此外,新制勞工退休金其實也是勞工目前最好的儲蓄方式之一,因為其在退休申請給付前是無法先領出來的,對於消費需求高、對未來又較無規劃想法的25至34歲千禧世代來說,不失為一個可強迫儲蓄、又穩定好方法。

《延伸閱讀》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