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生從頭轉都不能轉、動都不能動,到現在可以坐起來、可以站,也可以慢慢扶著欄杆走,大概可以來回走50公尺。」罹患家族性腦部動靜脈畸形60歲王先生的太太充滿感謝地說。
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神經復健科主任蔡泊意解釋,一般中風後復健的黃金期大約在半年內,一年後多數達穩定狀態,「但傳統復健若使用方式不對,往往造成復健成果不理想,經研究顯示,中風病患越早接受高速顱外磁刺激術治療效果越好,且在中風2年內仍有效。」
是什麼技術改變了中風治療的新可能?
中風治療新突破》免開刀、靠「這台機器」助3度中風患者行走
王先生37歲時第一次腦溢血中風,罹病前無特殊症兆,54歲時2次中風,因復原良好行走能力未受影響,「2年前王先生3度中風幾乎成為植物人,歷經腦部手術、放置引流管,呈現四肢癱瘓、無法言語、終日臥床達半年之久。」蔡泊意描述。
經北榮神經復健團隊積極治療,利用最新的「神經調控高速顱外磁刺激術」結合藥物及復健,包括腦壓及藥物調整、肺部復健拔除氣切管、張力控制、肌力訓練及整合復健療法,加上家屬積極配合鼓勵病患,讓王先生終於恢復說話能力,且上肢開始有動作,經由不斷復健,近日奇蹟似的站立並練習行走,成功讓無法再進步的中風患者達到恢復功能新境界。
「以往如果這隻手不能動了,我們就習慣讓好手去帶壞手做復健運動,但其實這是錯誤的方法,因為這樣進步的只有好手!」蔡泊意解釋,神經調控術像是一把鑰匙,開啟學習的開關,原理是根據大腦受損後壞死的區域無法再生,但是受損區域的周圍存活區域仍然有取代原本機能的可能,經由神經刺激可以造成此區的成功替代。她指出,「大腦在中風後,好邊會過度活化、抑制掉壞邊(原本中風那邊)大腦的再生,所以新的復健概念希望讓好邊的手每天不要動3小時,希望減少神經的傳導,這樣中風邊才有可能得到復原。」
蔡泊意表示,磁刺激有「促進式」跟「抑制式」2種方式,利用一秒一下的低頻,會抑制掉好邊、促進壞邊生長,「讓壞邊生長才是真的最有效的方式!」但如果患者完全不能動了呢?「我們就鼓勵他用想像的方式,常常去想它(壞邊)、不要忽略它,想像手好的時候、能拿杯子、彈鋼琴、翻書、煮菜的狀況,已經有文獻證實是有效的,所以每天還是不要放棄去冥想。」
55歲腦梗塞中風患者手癱瘓,2年後能梳頭、端碗
55歲的吳小姐,2年前因腦部血管梗塞中風,造成身體右半邊失去知覺,手部完全癱瘓無力,無法拿起杯子、抓握物品,且對於冷、熱、痛、碰觸感完全喪失,即使刀子切到手流血也不自知,日常生活需人照顧。經神經調控治療,結合精密腦部影像定位,治療1個月後,吳小姐原本麻痺的肢體漸漸恢復知覺,「初期是對溫水有感覺,數週後她開始恢復肌肉力量,也可以執行基本日常生活如梳頭髮、端碗等動作,如今已經能在家獨立生活了!」
目前這項治療健保尚未給付,但蔡泊意表示從2010年北榮開始研究收治百多位個案,目前均讓患者免費使用,「只要符合適應症都可以來試試看,希望是中風後1個月到2年內,不論是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風都可以,但曾經因中風後癲癇的病人、腦出血患者做過減壓手術者就不太適合,有裝心臟節律器、人工耳蝸等金屬器材的患者,也無法進MRI去做核磁照影。」不過病患是否適用此治療方法仍需經專業評估,有癲癇病史或經開顱手術者,則較不適合。
蔡泊意進一步舉例,一名病患手原本完全不能動,做了10次療程後手可以稍微動一點,「因為他本身認知功能不好、也沒有繼續練,後來大概隔2週他就又有點動不了、沒有再繼續前進;另外一位病人就是10次後繼續再練,原本抓握的力量只有1公斤進步到10公斤。」
她強調,應患須配合正確的復健觀念及療程,例如療程約20-30次,過度痙攣者應先藥物控制或施打肉毒桿菌控制張力,自主性動作才能顯現;合併情緒沮喪、憂鬱患者,復健動力往往不佳,亦需藥物治療或心理復健療程。
改善效果達7成!醫師:每天搭配復健不能停
根據北榮研究研究數據數百人發現,中風後使用此療法療效高達7成,相關研究成果已於2014至2018年獲得腦中風期刊《STROKE》、神經復健等國外標竿醫學期刊的刊登與國際性的認可。蔡泊意指出,「且經研究顯示,此新療法將大幅改善亞急性期至慢性期中風各種後遺症,包括動作、語言、吞嚥、及認知功能障礙,改善程度約30-70%不等。」
至於患者的復健頻率是多少?搭配磁刺激的頻率又是多少?
她表示,目前磁刺激的治療是週一到週五,總共2週共10天,會根據不同治療版本有不同強度,通常是3分鐘到半小時,只要每天來3分鐘到半小時就好。「之後我們希望病人留在現場,如果有語言障礙每天訓練半小時到1小時、如果有動作障礙就再訓練1小時,最好的效果就是做完磁刺激後馬上做復健。」
那麼療程做完2週後,中間要間隔多久做下一次的療程?
蔡泊意指出,現在提倡的新方法是,因為每個病人的特異性很高,「有時候抑制它的好邊會得到幫助,有時候促進壞邊會得到幫助,我是強調至少這2邊都要試試看,這邊做完後再做另一邊,如果是這種方式就是連續做,做一個月可能會得到50-70%的成效,如果做10次可能只得到30%的成效。做完後學習到的就是你的,就像學騎腳踏車一樣,可是要騎得好還是得每天練。」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提醒,民眾若有腦中風疑慮要儘速送往急診,透過電腦斷層判斷是否有出血,「若無腦出血,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又在黃金3小時內送達醫院,就有機會接受有效治療,增加中風的康復機會且降低失能。」但若不幸錯過治療黃金期,現在「顱外磁刺激術」又提供中風患者一個新的治療契機!
醫師小檔案_蔡泊意
現任: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神經復健科主任、陽明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學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進修、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
專長:神經復健、腦中風復健、疼痛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