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基法周休二日修正案歷經數次黨團協商,確認退回衛環委員會審查,並決定再召開公聽會,為加速修法,民進黨希望能在3天內出委員會,取消1個月協商冷凍期,雖然民進黨團似已大幅退讓,但是勞團仍嚴詞批評是「假退回、真硬幹」。
退回委員會只是想補足程序瑕疵
2016工鬥已經在立法院大門口絕食6天,在屆滿144小時後,換上第二批絕食代表,原本民進黨在黨團協商中,提出3天內審議完成的方案,其中包括1天的公聽會,工鬥代表盧其宏表示無法接受,「10月5日民進黨在衛環委員會硬幹砍假,反映的是執政黨沒有要進行任何完整審查的意思,只是為了補足程序。如果現在只是設定3天進行審查,試問可以解決過去硬幹的問題嗎?」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10日召開記者會指出,「關鍵的法條只有第36到38條共3條,2天時間應該就可以了吧。」不過時代力量堅持不要限時出委員會,提出修正動議,同意退回委員會實質審查、取消1個月冷凍期、不霸占主席台,但將「由該委員會於11月14日、16日及17日召開3天會議(其中1天為公聽會)完成審查」當中的「完成」2字刪除;已在黨團協商時確認。
新國會真的落實「委員會中心主義」?
周休二日、亦即一例一休法案在「一分瑩」事件後,原欲直接交付黨團協商,被認為是悖離當選時「國會改革」中「委員會專業化」方向。現今,民進黨的態度從原本不願意勘驗錄影畫面、不願意退回委員會,到近日姿態逐漸放軟,頻頻召集朝野協商,也達成初步共識,最重要的是終於退回委員會實質審查,使得新國會黨團協商,已逐漸跳脫過去的「王柯體制」,卸下密室協商、黑箱的罵名。
退回委員會重審顯然比較符合「委員會中心主義」,但是民進黨想要趕在年底前完成修法,是因為新代力量加入後,在歷次協商中不輕易簽字妥協,政策的時間壓力迫使執政黨不得不儘快促成朝野共識,讓步在所難免,也不再堅持透過黨團協商解決。換句話說,以黨團協商名義來「架空委員會」的機會是變少了,議事走得比以前更漂亮,程序也較為完備。
民進黨釋出善意,但譴責時代力量
即使黨團協商有相當的進展,民進黨團書記長劉世芳強調,「希望勞基法進步法案能夠趕快通過,呼籲其他黨團一起合作,讓社會進步的聲音有最大共識」;柯建銘也說,現在只剩下黃國昌拒簽黨團協商的結論,似乎在暗指時力黨團不合作。
檢視9日黨團協商的記錄,時力立委徐永明提出可以利用下周3天委員會的時間來審查,立法院長蘇嘉全提到沒有共識的部分可以再協商,並沒有提到「限期完成」,然而卻在結論中出現,時代力量發表聲明,「正是因為拿到協商結論文字版時,赫然出現『完成』兩字,各黨團代表才未在第一時間簽名,僅有柯建銘一人簽名。」
釋出善意,但民進黨加速「砍假」、修正「一例一休」的目標沒有改變。工鬥代表盧其宏指出,「我們的目標是拒砍7天假,所以雖然會召開公聽會,但我們還不知道形式如何,也不知道民進黨還會用什麼方式阻擋,所以並不會停止在立法院門口的絕食行動。」
周休二日搞不定,勞團持續槓上蔡政府,從台灣智庫公布最新民調顯示,民進黨的支持度為27.9%,國民黨19.5%,時代力量14.5%,不偏任何政黨22.3%;與過去相較,國民黨沒有太大變動,民進黨與時代力量都略跌,未表態增加6%。值得注意的是,青年世代不滿意度在新政府剛上任時不到1成,這次飆升到3成5,恐與勞基法修法遲遲未定不無關係,憤怒與沉默者的增加,蔡政府已不能等閒視之。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