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那句老話,我的初衷還是沒有改變,只是達成目標的時候,不能堅持太多的理想,必須有些妥協。」財政部長蘇建榮在景美財政園區的財政部新大樓裡,訴說著自己從學術界踏進政府機關的心路歷程。
當《信傳媒》記者來到財政部的這一天,正好也是蘇建榮上任滿一周年的日子。正當蘇建榮見到媒體一行人時,迎門而笑還客氣地上前握手,親切程度絲毫沒有部長的架子,反倒像是「蘇老師」。
一年前,財政學者出身的蘇建榮,從財政部政務次長扶正成為部長,如今一一細數今年以來財政部端出的幾樣「大菜」來看,包括《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境外資金匯回專法》、《所得稅法》修正案等重大法案皆已順利三讀通過,深獲藍綠兩黨立委的支持。
綠營中生代智囊團,學者從政最成功
蘇建榮在2014年底被台北市長柯文哲網羅擔任台北市財政局長之前,是台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更早也都幾乎待在學術圈,授課長達20幾年。出身高雄、本土意識強烈的他,先前也曾加入小英基金會為財經事務獻策,直到2016年蔡英文執政,由當時行政院長林全向柯P借將,讓蘇建榮升任財政部次長,展開中央部會的歷練培訓。
事實上,小英政府執政以來就安排了幾位智庫學者、專家在各部會當次長,積極培訓扶正,除了蘇建榮之外,也包括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前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以及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
有別於其他學者,蘇建榮在經過擔任台北市財政局局長的一番磨練下,是小英政府的「次長接班部隊」當中率先被扶正的一位部長;且在蘇擔任財長任內,包括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海外資金匯回專法、所得稅法修正案等重大法案皆順利三讀通過,頗獲藍綠兩黨肯定,也算是少數從學界踏入公部門,適應相當良好的一位官員。
最會溝通的財長,三年內歷經兆豐案、慶富案、公股13%改革
當被問到當官員與學者最大的不同點是什麼?蘇建榮先是開玩笑說,「我也是適應不良!」甚至私下也常向幕僚吐苦水,「大不了我就回去教書!」確實,學者從政以來,蘇建榮也不是一路順遂。
他自嘲地說,在擔任台北市財政局局長初期,就碰上柯市府五大弊案的問題,當時市長柯文哲與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兩大巨人因三創園區隔空交火,他受柯文哲之命代表柯市府出面向三創團隊溝通,在外界關注之下,確實承受不少壓力。
再來,蘇建榮在北市財政局長任內,也因為房屋稅調高議題引發反彈聲浪,他也自曝,曾經在議員協調會上直接被房地產大老闆公然嗆聲,「這什麼官員!」所幸個性謙和的他,善於溝通,才能一關關度過。
從台北市財政局一路到財政部,蘇建榮也扛起政策溝通的重要任務,依舊戰戰兢兢,先後歷經兆豐案、慶富案、彰銀爭議案、合庫金改選、公股行庫退休金13%調整等案,在在都是挑戰。尤其面對在野黨立委的砲火質詢,蘇建榮不卑不亢的穩健風格,他認為,別無方法,「面對它就要想辦法去解決它!」
他苦笑,雖然現在似乎被外界貼上「減稅部長」的標籤,但因2020總統大選即將來臨,政治攻防難免,他說,能為自己辯護會盡量辯護,「但政治上的溝通、論述,該講的我還是會講。」
當學術理想衝撞政治現實…妥協是必要的
「以前我當學者的時候,經常罵財政部!」蘇建榮感嘆,當學者很自由;但是當官員不能隨便講話,因此在身分轉換之後,面對學界的批評聲浪,也常常只好嘀咕幾聲作罷。
蘇建榮強調,一路從學術界踏入政府機關,始終秉持著財政穩健、永續的初衷,但另一方面,他也體認到,當遇上政治現實之際,想達成目標,也得說服自己要放下部分的堅持與理想,必須有所妥協與折衷,「(若)稅率課很高,可能反而課不到稅;租稅太過強調公平,可能反而不公平。」
「走到現在這個位子,是一個意外。」蘇建榮原先以為自己能教書直到退休,他也不忘開玩笑地說,每年暑假這個時候,都是載著老婆、女兒去環島,如今一路走過財政部政務次長、財政部長,三年的時間也讓蘇建榮明白,政府部門的運作確實不如想像的單純。
他也指出,未來一定還會再重返校園教書,屆時就可以向學生們分享自己在公部門的實戰經驗,將理念融合實務,持續栽培下一代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