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長請辭? 賀陳旦開給林全的支票華航何煖軒不買單!


復興航空無預警宣布解散,第一時間不僅主管機關交通部、民航局狀況外,行政院也是一陣慌亂,華航到底要不要全盤接手復興航空的航線,更出現行政院、交通部各說各話的情況,讓外界看得一頭霧水。

行政院昨晚的記者會中,發言人徐國勇說華航將「全面接手」興航國際和國內航線,但之後交通部長賀陳旦卻說華航要接手的只有台北─花蓮及台中─花蓮等兩條航線,兩岸線與國際線因涉及航權分配,有一定程序要走,必須事後討論。一時間媒體都不知道要聽誰的才好。

何煖軒、賀陳旦有「微妙心結」

表面上看到的是行政院、交通部在各說各話,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華航在整個事件中的角色。

「會有這樣的結果,應該是交通部要華航接,華航說只能短期協助,吃下兩條線,所以才會有交通部、行政院各說各話的情況,這應該是交通部長賀陳旦開給林全的支票,但華航董事長何煖軒不願買單的結果。」一位交通部前官員說。

這位交通部前官員表示,最近航空業景氣不佳,有些地方的載客率降低,航空業者已經偷偷在減班,當然華航也不例外,如果現在要華航全部吃下興航的航班,首先,華航也是上市公司,難道不用先評估、不用董事會同意,不用面對股東?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行政院的邏輯很奇怪。

再來,興航的航點都是2、3線的城市,也不是很熱的航線,當華航因為之前答應空服員罷工條件,搞得營運成本大增,正準備砍掉不熱門的航線時,行政院竟然成了華航的上級單位,要華航去全部吃下興航的航線,「如果我是華航董事長當然也不會答應,華航吞下7項罷工協定後,已吃不下興航航線了,」交通部前官員說。

何況賀陳旦跟何煖軒也有一段「心結」,就算不提何煖軒的第一志願是當交通部長,當初發布華航董事長是新潮流召集人、桃園市長鄭文燦力挺的何煖軒時,賀陳旦其實是有意見的,最後這人事案是由「行政院長」林全發布,按常理應該由「交通部長」賀陳旦發布。而且,據了解,當時賀陳旦已跟華航前總經理張有恆說好,答應要讓張繼續做總經理,就是只有董事長下來;但是林全認為,張把罷工處理成這樣,所以要張下來,賀陳旦也只好鼻子摸摸認了。

這等於說,賀陳旦碰到新潮流、民進黨勢力的時候就很吃癟。而林全或是小英,只要有人可以把事情處理好就可以,他們根本不需要選邊站,但當時賀陳旦製造了不少問題(夜間收費、國道橫向收費等等),而何煖軒有新系力挺。

華航正偷偷減班降低成本,不願吃下興航全部航線

對於行政院與交通部的說法不一,綠營立委、也是交通委員會元老的葉宜津則表示,短期華航可以負責協助,把興航滯留在海外的旅客輸運回台灣,但是長期來看,興航留下的兩岸以及國際航線的航權,還是要按照法律重新談,不是說給誰就給誰。

葉宜津的話說得很委婉,但言下之意其實也是在說行政院「官威很大」,但是卻搞不清楚狀況。

這一次復興航空閃電解散,英全政府可說完全狀況外。先是交通部民航局在第一時間沒有掌握好最新狀況,導致府院高層措手不及;接著為了把影響降到最低,行政院說出「華航全面接收興航航線」,林全還語出驚人的說:「將研究興航繼續營運的可能性。」

為了想在短時間平息爭議,昨晚甚至有人提出,當年高鐵就是由交通部旗下的航發會挹注資金,為何現在不循高鐵模式,讓航發會投資或是入股興航,由政府來接管,讓興航維持繼續營運,也讓華航、興航策略聯盟、發揮綜效。

對於政府要接管興航,首先要面對兩大質疑,首先是「復興航空的大股東都不想繼續拿錢出來經營公司了,政府為何要去投資?」再來是,「政府怎麼可以用納稅人的錢去解救面臨倒閉的民營公司?」

另外,如果行政院真的要航發會去投資興航,接下來只要有人去監察院檢舉,行政院長林全、交通部長賀陳旦恐怕通通會被彈劾。這有航發會當初投資高鐵,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及前交通部長林陵三被調查好幾年的前車之鑑,以林全和賀陳旦的謹慎個性,恐怕不會選擇走這一條路。

政府若救興航,富少搞飛機代價「全民買單」

「現在復興航空出問題,是富少玩垮航空公司全民承擔惡果,但如果真的是航發會去接,那就會變成富少玩垮航空公司卻是全民買單,這個不合理,在立法院、社會輿論那一關就會過不去。」一位立委私下說。

那復興航空留下來的爛攤子怎麼解?一位會計師表示,現在是興航大股東想要解散公司,但是債權銀行不答應,如果最後解散不成,那就要走重整程序,也唯有走重整這一條路,才比較有可能引進新的投資團隊。

這位會計師認為,走重整模式,那興航就是一家新的公司,如果這時候政府想要投資,也才比較合理,只是重整的模式要經過法院的裁定,前後時間大概要三年,曠日廢時,恐怕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澎湖等離島航運,交通部最後可能還是必須要協調另外兩家航空公司華航、長榮來協助,才能夠渡過短期的燃眉之急。

《 延伸閱讀 》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