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7架水下無人機江蘇漁民「發大財」 為何這裡撈到這麼多間諜裝置?

國際政治

香港《明報》報導,2019年11名中國漁民在江蘇海域打撈到7個「可疑竊密裝置」並上繳國安機構,2020年1月15日江蘇省為他們召開表揚大會。

2018年18名漁民同樣因找到9個類似裝置而受表彰,《明報》指江蘇已連續3年公開獎勵這些漁民,且獎金相當豐厚,最高可達50萬人民幣。

不過,中國並未公開這些裝置是來自什麼國家,僅表示其為「他國製造」。

為何江蘇海域有這麼多「間諜裝置」可撈?BBC指出這與其地理位置有關,同時也反映中國漁民「軍事化」的趨勢。

江蘇海域位處日、韓、台之間,還有美軍活動…

江蘇省的海岸線長達1000公里,隔海面對日本、南韓,台灣則約在其南方800公里。它的地理位置,還有美國在此地頻繁行動,部分解釋了為何江蘇農民持續在這海域找到間諜裝置。

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駐新加坡國安分析師尼爾(Alexander Neill)認為,它們很可能來自「美國海軍、日本自衛隊甚至台灣,畢竟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區域」。

2009年美國海軍開始研究「水下無人機」,或稱「無人水下載具(UUV)」,功能包括追蹤敵方潛水艇、尋找並處理水下炸彈、部署監控設備、監控水下建設例如海底電纜等等。

江蘇漁民打撈到的很可能是「水下滑翔機(Glider)」,它是一種小型UUV,能在水下部署長達數月,且「便宜到可以視為消耗品」。當然,這裡所謂的便宜也要耗費「數萬美元」。

UUV在造價、活動範圍和性能的進步,讓「水下間諜裝置」變得愈漸重要,尼爾估計全世界肯定有上百架UUV正在運作。因此,若UUV在江蘇海域特別密集,而中國又有龐大的漁業船隊,按照平均法則偶爾撈到幾台UUV似乎也不稀奇。

不過,專家也懷疑這些漁民及其漁船並非泛泛之輩。

披著漁皮的軍船?中國漁夫「民兵化」

首先,中國漁業船隊與其他國家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不少漁夫是軍隊編制的一部份,例如「中國海上民兵(CMM)」。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艾力克森(Andrew S. Erickson)表示CMM「相當獨特但低調」,不過CMM在美軍之間頗為知名,美國國防部2017年一份報告指出CMM「這些年在一系列軍事行動和壓迫事件中扮演要角」。

根據美國國防部,過去CMM多向企業或漁夫租借船艦,然而如今「中國似乎正在打造一支國營民兵漁業船隊」。

尼爾指出許多中國船隻「偽裝成漁船,事實上正在監視中國敵對勢力的海軍與海上活動」。「它們看起來像是複雜的現代拖網漁船,但其實是軍用船隻,以鋼板而非木板包覆船身,噸位也逐漸增加」他說。

他形容它們是「披著漁皮的軍船」,聽從中國海軍指揮及控制,能提供第一線低層級防衛和執行監控任務。

由於許多中國漁民被吸收為CMM成員,因此他推測那些江蘇漁民可能也是民兵一員。

中國UUV印尼漁夫也撈到過

話說回來,中國不僅致力於尋找水下無人機,他本身也有部署這類裝置。

2019年中國十一國慶遊行大秀軍力,HSU001無人潛航器同樣登場,它是一種大型UUV,或有能力發射較小的間諜裝置。

除此之外,同年3月中國另一個UUV意外公諸於世,當時一群印尼漁民在廖內群島(Riau Islands)撈到一個有中國標誌的裝置,當時他們以為是「飛彈」,但其實是水下無人機,而中方表示這是用作「海洋研究」。

不過它被發現的地點畢竟有些敏感,因為2019年年底印尼與中國爆發領海衝突的納土納群島(Natuna Islands),就屬於廖內群島的一部份,位於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九段線附近。

因此專家懷疑它是中國大規模地下監控的一部份,也就是所謂的「水下長城」。

尼爾表示UUV「協助現代海軍擴張監控範圍」,而隨著UUV科技日新月異,位於戰略海域的漁夫很可能會繼續撈到更多間諜裝置,而對中國漁民而言,這倒也是不錯的賺外快方式。

更多內容

矽谷科技業抗中戰略定調?美國務卿:美國價值不應被金錢利益犧牲

班農讚揚川普的協議「擊潰中共」 「關稅牌」取得巨大勝利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