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舞女王劉真因主動脈狹窄問題入院,原本以為只是個簡單的心臟手術,未料在手術過程中突然心跳停止,裝上葉克膜搶救。據傳劉真已留院超過一個星期,目前住在台北榮總加護病房,需進一步治療。
台灣在1994年引進體外維生系統葉克膜(ECMO),以暫時支持心肺功能為目的,短短數年便開始將廣泛應用,不僅改寫世界急救醫療常規、使用在許多瀕死個案的急救,還作為等候器官捐贈或手術期間的維生輔助。
葉克膜至今超過25年的照護經驗,個案數及存活率冠於全球,也讓台灣的重症醫療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不過到底葉克膜是什麼?什麼情況下要裝?後續會有什麼風險?在健保補助下,台灣是否有「裝太多」的情況?
裝葉克膜後續會有哪些風險?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益祥,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解釋,葉克膜是一個簡單的心肺取代機器,任何危急的時候都可以考慮裝,「但不要過度渲染要裝,因為還要考量病人的年紀、合併症等等,如果病人年紀已經很大、有糖尿病或癌症末期,可能就要取捨。」
10多年前陳益祥和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聯手,讓葉克膜在台灣被廣泛運用,成功救活多條人命。陳益祥表示,在任何危急的狀況下像心臟不好、跳動不好、肺臟不好,甚至現在有新的觀念,在急救之下都可以裝,「不過現在國際上也在討論,像敗血症的患者能不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