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上路別擔心!消費者未來仍可買散裝蛋、可用紙袋裝


一周前,網路上陸續傳出未來不能自行選購散裝蛋,也不能使用紙袋裝雞蛋……各種謠言,行政院連忙在晚間發布新聞稿澄清,不過謠言已甚囂塵上,至今許多Line群組還在轉傳。

新法只管用什麼裝,不管怎麼裝

爭議的裝蛋容器是兩年前修訂的「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14條,「……為預防動物傳染病之傳播,動物運輸業者應實施運輸車輛及裝載箱籠之清洗、消毒措施。……裝載生鮮禽蛋,應使用一次性之裝載容器或包材。」當時的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力推生雞蛋要用紙蛋盤的計畫,乃是在2013年中國爆發H7N9的人類感染病例之後,加速修法。

陳保基當時在立法院中提到,禽流感的病毒可能附著在塑膠簍上,而塑膠籃搬來搬去將使病毒在各養殖場之間傳播,「目前全世界只有我們還在用塑膠簍搬來搬去,因此拜託委員能予以支持。」時任立院經濟委員會主委蘇震清當時表示,「之前我也和朋友合夥養蛋雞,我很清楚,推動這部分我是贊成的。」修法幾乎沒有爭議就通過。

兩年落日期限已到,若違反規定將可處3萬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不過現任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在質詢時表示,「仍採柔性勸導,有一年勸導期,但也為避免交叉感染,應儘速在運送、販售時,使用包含紙盒在內一次性包材。」意思就是說,坊間蛋行、傳統市場或雜貨店,如果將販賣雞蛋使用的塑膠籃改為一次性使用,仍可販賣散裝蛋,消費者也買得到。

一次性包裝傷害環境、提高成本?

新政策上路後,主婦聯盟批評一次性包裝傷害環境,應該從源頭管制,要求業者將蛋籃清洗乾淨,不過一次性包裝不只是我們經常在超市、大賣場看到的洗選蛋塑膠盒,也包括使用紙類或可分解材料作為容器或包材,希望可以兼顧防疫、衛生安全與環保。

雖然現今已經沒有大宗禽傳人的禽流感案例,但農委會也指出產銷環境仍有病毒活動情形,光是今年已經撲殺了36個養殖場,共近28萬隻的禽鳥。農委會防檢局局長黃㯖昌評估,改用一次性包裝,每顆蛋的成本約增加0.3元。如果真的因為容器造成禽流感擴散,那麼防疫、擴散的經費恐怕不只如此,而消費者恐將面臨雞蛋價格上漲、買不到雞蛋的窘況。

政院積極防疫、輔導

由於秋冬有候鳥渡台,今年歐洲與日韓地區也都有高病原性的禽流感爆發,讓農委會備感壓力,光是韓國在上個月就撲殺了2000萬隻雞。台灣的禽流感也始終沒有根絕,甚至演變成本土性病毒,行政院長林全也表示「防疫工作如同作戰」,12月初行政院才又召開「禽流感及重大人畜共通傳染病防治」會議,討論禽流感的防疫作為。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表示,政府這兩年一直都有在宣導,開了近10場說明會積極與業者溝通,並且尋找適合的包材與蛋箱,只是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一次性包材的政策將讓小農受到最大的衝擊,而目前國內養殖規模2萬隻以下的蛋商占4到5成;以地區來說彰化的養雞場占了4成,屏東也有近2成。小農恐未能購買洗選設備,為了輔導升級,農委會也宣示明年將在彰化、屏東兩地設立洗選場。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