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沒解決到醫護過勞 護理人員還在上「花花班」

一例一休

一例一休效應持續延燒,除了帶動物價水漲船高外,民眾門診的選擇也變少了,新光醫院、台大醫院首當其衝宣布減少周六門診。許多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與診所也都宣稱因應「一例一休」,紛紛減少門診或調漲掛號費,民眾大喊「不方便」。此外,一例一休又為醫護人員的勞動權益,以及台灣醫療環境帶來什麼衝擊呢?

一例一休對醫護人員的勞權衝擊

醫勞盟副秘書長姜冠宇,目前在亞東醫院擔任住院醫師,他表示一例一休上路後,大部分醫院最高指導原則是「不付一毛加班費」,因此大多採用「時數變形」做法,以月或周為單位,讓護理人員互相補滿班表,你時數多、他就時數少;這周排班多,下周就排班少,對護理人員來說,排班變得更複雜,護理師仍需遵守早、晚輪替、畸形的「花花班表」,經常可能放不到特休假,因此醫護人員的過勞情形並未確實得到緩解。

此外,由於聘用醫護人員成本高昂,因此根本的人力不足問題未能得到解決,醫院中人數較少的專業呼吸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也可能每周1至2天不上班,人力更加吃緊。

但姜冠宇也表示,仍有醫院提出有效做法解決醫護人力不足與過勞情形,他舉例,馬偕醫院提撥1億元加班費預算,維持門診業務量,提供醫護人員加班費,「如果醫院門診增加收入,扣除加班費還能平衡,醫院的這種做法確實能減緩問題。」但相對地,若未能達到門診增加的前提,醫護過勞情形則仍未解。

重新檢視醫療分級制度

政府將台灣醫療院所分為三級,分別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與地方診所,根據病患不同需求給予醫療協助,其中醫學中心主要提供急診與區域醫院轉診服務,但是分級醫療制度在台灣仍未明確落實,「民眾太習慣一生病就往大醫院跑!」一位急診室醫師說:「急診室都快變成快速門診了。」

姜冠宇認為,以企業角度來看,如果因為一例一休,導致醫學中心經營的人力成本提升,醫學中心讓出一部分市場,再由區域醫院或診所接手,這將有利於醫療分級落實。

舉例而言,台大醫院與新光醫院等醫學中心,因一例一休減少假日門診數,病患可轉至區域醫院看診,「讓大醫院專注業務於急重症病患,小醫院則做輕、中症病患,等到中小醫院市場漸大,累積一定利潤後也可多聘護理人員,將產生良性循環。

但姜冠宇也提到,這些都是樂觀的期待,「10間醫院就有10種因應一例一休的做法」,如何讓醫護人員、醫院資方、病患三贏,仍是難解的問題。

《 延伸閱讀 》

物價蠢動 國民水果香蕉價格飆上10年新高

「一例一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服務業勞工工時變更長

一例一休「亂」上路 科技業基層恐被機器人取代

「一例一休」5大衝擊沒準備好 政府、企業、勞工三輸!

­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