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享受「碳特權」他們卻遭殃 全球最富有1%碳排放量是31億窮人的3倍

環境議題

疫情期間,各國紛紛封城、鎖國,也讓碳排放量銳減,但全球的氣候危機並沒有因此而稍稍減緩。一項報告顯示,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導致的碳汙染,是全球另一半最貧窮人口的2倍多,呼籲應盡速採取行動,應對貧富與碳排的不平等和氣候危機。

全球最富有的1%排放量是貧窮31億人口的3倍

扶貧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與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合作的最新報告顯示,在1990年至2015年間,全球每年碳排增長了60%,最富有的10%人口總排放量佔整體的一半以上(52%);另外,最富有的1%人口的總排放量是人類另一半最貧窮人口的3倍。

根據其報告,在1990年至2015年間,最貧窮的50%人口約有31億人口,最富有的10%人口約有6.3億人,最富有的1%人口約6300萬人。

再更進一步看其分布,最富有的10%人口(淨收入超過3萬8000美元)主要生活在美國歐盟,約有1/5生活在中國與印度;最富有的1%人口(淨收入超過10萬9000美元)超過1/3生活在美國,其次生活在中東與中國。

少數人的過度消費,卻讓貧困地區來承擔

研究多預估由於武漢肺炎(COVID-19)封城的防疫措施,將使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驟減,但若拉長來看,對全球暖化的影響幾乎微不足道。

疫情尚未平緩,但氣候變遷所造成為威脅也沒停下腳步,從5月印度、孟加拉遭遇20年來最強氣旋安芬(Amphan)襲擊到澳洲與美國各地遭受前所未見的熱浪與野火。

孟加拉西部沿海地區遭受安芬侵襲,92歲的Zohora在泥濘到道路上獨自行走,挨家挨戶為孫子要飯;索馬利亞因為氣候變化,降雨變得更少且更不可預測,不少農民失去了他們的牛,卻在今年6月遭逢嚴重的蝗災,整片土地都是貧瘠的。

樂施會氣候政策負責人高爾(Tim Gore)批評,少數的富裕族群過度消費助長了這場危機,但貧困地區和年輕人卻為此付出代價。

他表示,隨著政府鬆綁與武漢肺炎有關的封鎖,碳排放量可能快速反彈,如果碳排放量不能保持逐年下降並不能解決問題,那麼到了2030年,剩餘的1.5℃碳預算將被完全耗盡。

SUV車款被特別點名是全球碳排的第二大推動力

「碳預算」(Global Carbon Budget)以升溫不超過臨界點為基準,用來評估全球還有多少額度的溫室氣體可以排放,而2015年全球195個國家共同簽屬的《巴黎協定》長期目標是地球氣溫上升的幅度,控制在與前工業時代(1750年)相比最多2℃的範圍,且各國應努力追求升溫控制在1.5℃的更艱困目標。

高爾表示,面對「排碳不平等」問題,最富有的10%人口人均排放量需要降低10倍,相當於每年全球減少1/3的排放量,才能將溫度上升控制在目標內。

此外,最近有另外一份研究發現,最富有的10%人口使用陸路運輸至所有能源的盡一半,而航空相關的能源中則佔3/4,如今交通運約佔全球碳排放量的1/4。

高爾也特別點名耗油的休旅車日益普及是一大問題,他說,該車已成為2010至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增長的第二大推動力,「政府必須對耗油的休旅車和頻繁飛行加徵稅收來抑制富人的碳排。」

樂施會認為,疫情大流行期間,政府和企業面對迫在眉睫的威脅會做出先前無法想像的改變,如航班停飛、城市出現自行車道,以及遠距工作減少了交通擁塞,在武漢肺炎復甦之際,更應該採取行動對應雙重的不公平與氣候危機。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