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大戰》整體水果外銷輸中高達8成怎解?時代力量:農民需要的不是國家隊

農業經濟

中國突擊式宣布禁止台灣鳳梨進口後,不少府院高層、政治人物開始發起國人「吃鳳梨挺農民」運動,但時代力量指出,儘管近期國人相當熱情認購鳳梨,但這並不是解決之道,政府除了號召全民挺鳳梨之外,更要做好基本功。

根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的說法,台灣鳳梨輸中的合格率高達99.79%,而非中國聲稱的因多次從進口鳳梨中驗出有害生物而採取正常措施。針對鳳梨事件,時代力量黨團4日召開記者會,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呼籲政府應重視3大面向,包括第一,台灣應循著WT0機制爭取權益;第二,分散市場降低風險並提出整體政策,重點不在「短線」的國家隊;第三,解決研發困境,才能從根本提升外銷競爭力。

時代力量國際中心主任劉仕傑在記者會上則表示,既然台灣與中國皆同屬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正式會員,執政黨應該從WTO制度來看鳳梨爭議,以既有的管道尋求救濟,呼籲台灣駐世貿常任代表團應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以確保我國農民權益。

台灣與中國同為WTO會員,應尋求WTO管道爭取權益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簡稱SPS協定)第2條第3項規定,「會員應保證其檢驗與防檢疫措施不會在有相同或類似情況之會員間,包括其境內及其他會員境內之間,造成恣意或無理的歧視。檢驗與防檢疫措施之實施不應構成對國際貿易的隱藏性限制。」換句話說,中國突然宣布片面取消進口台灣鳳梨是不是一項隱藏性限制?

其次,《SPS協定》第5條第4項也規定:「會員在決定其適當的檢驗或防檢疫保護水準之際,宜兼顧減小貿易負面影響的目標。」劉仕傑認為,這次中國片面、全面、無預警取消進口台灣鳳梨,恐怕已經違法這項條約的立法精神。

另外,其實兩岸之間在2009年就已簽署「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該協議第6條有關「緊急事件處理」規定明訂,雙方同意建立重大檢疫檢驗突發事件協處機制,及時通報,快速核查,緊急磋商,並相互提供協助。時代力量認為,中國應依照該協議,儘速取消鳳梨禁令,與台灣政府展開協商。

整體水果外銷中國占比高達8成,外銷政策比國家隊更重要

而從這次中國鳳梨禁令也看出台灣農產品外銷市場過度集中於中國市場的情況。根據時代力量黨團統計,2018年至2020年之間,中國市場占整體台灣水果外銷比重高達8成,其中鳳梨更占95.2%、蓮霧占98.1%、鳳梨釋迦占96.9%,一旦中國市場失靈,主管機關根本無法提前提出預警系統。

時代力量秘書長、黨團副主任白卿芬說,由於台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較高,在國際市場相對沒有價格優勢,如果台灣想進口到日本、韓國以及歐美市場,必須要有完整的行銷配套以及海外市場口味開發,應該考慮國外消費者的口味,協助農民開發符合目標市場的需求,因此眼下台灣農民更需要是政府完整的外銷政策,而不是國家隊。

白卿芬強調,過去台農發、台農投兩個國家隊成效不彰,若政府具體政策思維不改,將造成整體農業生產的競爭力,若國際市場調查、研發改良、生產拓銷等3項具體工作不提升,再組第3支國家隊問題還是不會解決。

政府喊出10億元救鳳梨,農改場預算卻連年下降

時代力量智庫執行長李兆立則提醒,政府喊出10億元救鳳梨,但若看看目前全國身兼農產品研發的7個重要農改場一年預算合計也才15億元,且第一線的研究人員更表示,研究經費是連年減少,導致不同的研究項目搶預算,「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期待更多像是台農23號芒果鳳梨的成功案例?」

李兆立更進一步點出,攤開農改場研究人員的工作內容,近8成的繁重外務像是台灣豬標章宣導、示範種電、農業實耕資格認定等;僅剩下2成心力用於研發本業,「我們這些碩、博士的專業背景研究人員應該這樣身兼大量外務嗎?根本有如消防員捕蜂捉蛇。」他認為,農改場應回歸研究專業,呼籲政府重視這個問題。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