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國會助理登上國際《外交家》雜誌 呼籲美國維持「戰略模糊」

國際外交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擅長外交國防,他的3位國會助理:陳信維、王鎧均、許劍虹近日撰文登上美國《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呼籲美方維持「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強調這是維持台海和平42年的基礎,既令中共不敢輕舉妄動,也讓國內獨派不致躁進。同時,也顯示陳以信的助理群具有高度專業,有能力登上重要的外交國際期刊,對國際輿論具有影響力。

3大理由籲美維持「戰略模糊」

陳信維、王鎧均、許劍虹近日撰文登上美國《外交家》雜誌,文章指出,自從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ROC)斷交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華府贏得對抗蘇聯的戰略盟友,同時也促進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向世界敞開大門,讓美中台3方都受益改革開放,增進彼此經濟和文化交流,而這一切都是源於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

如今物換星移匆匆42年過去,華府正熱烈探討是否要改弦易轍轉變為「戰略清晰」。對此,陳信維等3位作者呼籲應維持戰略模糊,他們提出3大理由:

第一、戰略模糊能夠有效嚇阻北京動武,因為美方「可能」提供軍事協助。

第二、戰略模糊能限制兩岸任何一方採取單方面行動而升高緊張局勢,避免台灣因認為美國會協防因此採取法理台獨,進而使北京有藉口攻台。

第三、戰略模糊讓美國在應對北京上可隱藏其策略跟底線,能有效嚇阻跟精心策畫權力平衡,避免任何一方升高局勢,進而有效確保台灣安全

文章指出,美國前國安顧問麥馬斯特(H.R. Mcmaster)便已聲援戰略模糊是「足夠的」,特別是當美國已經有對台《6項保證》,他還強調「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換句話說,關鍵在於美國行政部門持續透過《6項保證》和《台灣關係法》,對台灣提供實質的協助。

戰略模糊就是維持現狀,讓美國可以做得更多

對於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的定義,許多人其實搞不太清楚,有人甚至認為,美國表明台美關係堅若磐石,就是一種戰略清晰。對此,共同作者許劍虹告訴《信傳媒》,所謂戰略清晰其實是指「台美共同防禦條約」,雙方明確建立軍事同盟,且就出兵協防等事宜界定清晰的條件與情境。

至於所謂的「戰略模糊」,共同作者陳信維指出,是基於《6項保證》和《台灣關係法》。他進一步表示,像去年國民黨提出、立法院朝野共同通過的《美國協防台灣》決議文,其實也不脫戰略模糊概念,同樣也能促進台灣的國家安全,而外交部長吳釗燮曾說「不尋求與美國建交」,此亦存有維持戰略模糊的意味。

美國《外交家》雜誌27日刊登文章「為何美國戰略模糊讓台灣更安全」,出自立委陳以信3位助理之手。(攝影/胡智凱)

共同作者王鎧均表示,戰略模糊的用意在於維持現狀,中共不武統、台灣不台獨,兩岸都無須過度擔心對方會躁進,且美國在軍事上強調掌握戰場主動權,若改成戰略清晰,美國將陷入無法選擇何時何地與中共衝突的被動情況;若維持戰略模糊,則可以保持主動出擊的彈性,甚至給台灣提供更多保障。

許劍虹補充,台灣其實經歷過「戰略模糊」也經歷過「戰略清晰」,1954年至1979年台美簽有共同防禦條約,但期間中共對我發動823炮戰,故總統蔣中正也數度打算反攻大陸,情勢反而相當緊張。但1979年改成「戰略模糊」後,局勢相對緩和許多。

他並表示,在戰略模糊的情況下,美國願意的話,甚至可以做得更多,也可以超前部署,不會受到同盟條約的限制;反觀二戰時期英國和波蘭雖簽有《英波共同防衛條約》,但當波蘭被納粹入侵時,英國事後雖有宣戰,卻遲未派出正規軍協防,反而進入一種「假戰」狀態,不久波蘭就覆滅了。

投稿外媒4大要件,陳以信不藏私大公開!

在陳以信的國會助理中,陳信維擔任外務組組長,王鎧均、許劍虹是組員,陳信維、王鎧均同時還是國民黨國際部專員。有趣的是,陳信維曾任總統蔡英文的英文司儀,而王鎧均曾在駐日代表處服務,時任代表就是謝長廷。

對於本次成功登上美國《外交家》雜誌,3人都很感謝陳以信的鼓勵與指導,且文章是彙整自工作時所蒐集到的資訊,也是他們在工作中對國際局勢和時代歷史的體悟。

陳以信表示,自己對助理要求很嚴格,最好是即戰力,且至少要有一項特點勝過自己。好比陳信維出身羅馬,既懂英語也懂義大利語;王鎧均英日語雙聲道,還鑽研中共政戰系統;許劍虹自小在美國長大,不只懂英文,還涉獵軍事,在進入辦公室之前,早已是軍事界知名的作家。陳以信說:「我要他們贏過我,這樣我才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他們也能從我身上學到東西,彼此互相成長」。

陳以信以前跟著馬英九總統,後來也當國民黨國際部主任,因此不只自己投稿外媒,也協助長官投稿,累積了豐富經驗。他向《信傳媒》透露,投稿外媒有4大要件:第一、長期觀察;第二、迅速偵測;第三、快速反應;第四、文章論點。「4者缺一不可,只要缺一個就一定不會上!」

陳以信解釋,要能即時掌握國際脈動,論點要有特色,下筆也要快,更要看清外媒編輯台的方向,這些都需要磨練。他強調,國際關係不能只聽外面的資訊,更要說服對方,因此投稿外媒是基礎的第一步,接著就是面對面的溝通與說服、培養人際關係,他會帶著助理群持續精進,也希望盡棉薄之力為國家培養人才。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