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悲情屹立不搖 我看陳澄波總統府特展

社會議題

寒冬一定會過去,積雪終究會融化。蔡英文總統23日上午主持「屹立不搖」陳澄波總統府特展開幕,期勉受難家屬,融冰迎春陽。

何其榮幸,因為連續出版5本陳澄波美育推廣童書,我陪同陳澄波家屬到總統府,參加蔡英文總統的接見儀式,同時參觀在總統府舉行的「屹立不搖」陳澄波特展。

這是228前夕,蔡英文總統公開以陳澄波紀念畫展形式,表達當年遇害的藝術菁英陳澄波的不捨與尊崇,同時也意味著,終結悲情,迎向繽紛未來。

一身素雅白內搭黒西服,蔡總統親切謙和,面對坐著輪椅、略為中聽的陳重光先生,尊敬禮遇有加。他是陳澄波長子,今年已92高齡,坐著輪椅進總統府,他覺得很不自在。夾雜國語、閩南語的蔡英文總統噓寒問暖外,並告訴陳重光先生說自己的媽媽,同樣高齡,也坐輪椅。

陳重光先生告訴蔡英文總統,在李登輝主政時,他曾以二二八受難家屬身份接受召見,再次入府,政治時空大不同,他有很深的感觸。同時,在前次的活動中,蔡英文曾致函鼓勵,他沒有機會親自申謝,一直耿耿於懷,這回得以受邀入府辦特展,見到總統又可以當面致謝,是他最開心的事。

總統陪同陳澄波遺屬,前往總統府觀賞「屹立不搖 - 陳澄波特展」(圖片來源/總統府提供)

陳澄波這個名字,台灣人不會忘記

蔡英文隨即發表一份文情並茂的談話,她以極虔誠感慨的語氣表示,在時代的動盪下,畫家陳澄波未能留下更多的畫作,十分可惜,但她相信藝術和人文價值會穿越壓迫的歷史,成為國家屹立不搖的典範。

蔡英文說,陳澄波先生是二二八事件的犧牲者,也是台灣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是油彩的化身,更是一個台灣人不會忘記的名字。

蔡英文語詞懇切地追憶著陳年往事:

70年前,陳澄波先生過世的時候,許多藏有他生前作品的朋友,因為擔心被牽連波及,所以有些人把他的畫給燒毀。

而陳澄波先生的夫人──張捷女士,則在艱困的環境之下,冒著危險,用生命守護僅存的遺作。

經歷時代的變動,有一些陳澄波先生的遺作,我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看到了。這是台灣人永遠的遺憾。

「正義來得太晚?!」蔡英文說,「我一直在想,要是能夠再多留下一幅畫就好了。讓我們可以更瞭解陳澄波先生⋯。」

「再多留下一幅畫,我們就多一個機會,看見陳澄波先生對美術的熱情。再多留下一幅畫,我們就越能夠感受,陳澄波先生融合東西的前衛精神,也就更能夠體會他對鄉土的愛。」

「歷史是沒辦法重來,但我們可以盡一切努力,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都能夠在這些有限的作品裡,認識陳澄波,認識他所彰顯的時代精神。這就是轉型正義工作裡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蔡英文強調,「我感到非常榮幸,可以在總統府裡面規劃陳澄波先生的藝術微噴畫展。」

「我要邀請國人,一起進來總統府,再一次仔細欣賞他的畫作。」

這次特展的主題叫做「屹立不搖」。蔡英文說,她相信,「藝術和人文的價值,終究會穿越壓迫的歷史,成為這個國家屹立不搖的典範。陳澄波就是我們的典範!」

自畫像 - 陳澄波於東京美術學校求學時期的作品,其受難後夫人張捷將之供於陳家祖先神位之上,作為畢生無言的控訴。(圖片來源/陳澄波基金會官網)

最後一張畫作:玉山積雪,1947年

1979年,張捷女士曾經策劃陳澄波先生的遺作展覽。那是戰後以來,陳澄波的畫作首次對外公開。這次總統府的特展,也有展出38年前那次展覽的文宣。

蔡英文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到,該份文宣印有陳澄波的生平年表,最後寫到:「民國36年3月25日於嘉義去逝」。上面沒有記載死亡的原因,當然,也沒有記載二二八事件。

蔡英文說,「陳澄波先生留下動人的畫作,但是他的死,卻曾經是一個不能講的祕密。」

「悲劇不容否認,歷史不應被掩蓋。經歷數十年來的平反運動和廣泛的調查研究,二二八不再是一個禁忌,而事實也越來越清楚。」

蔡英文認為,追求真相沒有盡頭,追求公義也不會有終點。

陳澄波先生生前最後的一幅畫作是「玉山積雪」。這是他在嘉義市街,望向玉山的寫生。創作時間是1947年。

蔡英文介紹著,「在總統府樓下的展廳,也有這幅畫,小小的,卻有很強的力量。這幅畫提醒我們,玉山蒼白的山頭,仍然盼望著春天!」

「寒冬一定會過去,積雪終究會融化!」蔡英文抬頭告訴與坐的陳澄波家屬,「各位的期盼、各位的惦記,我都知道、也了解,請你們放心,我們會努力!」

隨後,總統在陳澄波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 (陳澄波長孫)導覽解說下,參觀在總統府ㄧ樓舉行的「屹立不搖」陳澄波特展,也在陳澄波畫作繪本「供桌上的自畫像」上簽名留念。

最後,陳立栢董事長代表陳澄波基金會致贈「層層波光」美育推廣叢書予總統,總統除感謝該基金會對於保留陳澄波先生藝術資產的努力與貢獻,也期許文化部能夠持續支持基金會,讓台灣人民能夠感受到陳澄波畫作的藝術殿堂。

包括陳澄波長子陳重光、長孫陳立栢⋯、文化部長鄭麗君以及總統府代理秘書長劉建忻等人均出席這場活動。

總統府史無前例舉辦陳澄波「屹立不搖」特展,除了緬懷228的歷史傷痕外,也讓外界見證了陳澄波後代子孫不屈不撓的高貴情操。

這個坐落在總統府第三、第四展間的特展,是由「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所策劃,幕後的家族大推手是陳澄波孫子陳立栢,展覧取名為「屹立不搖──陳澄波特展」。

玉山積雪 - 1947年初,陳澄波完成此畫後隨即贈予結拜兄弟柯麟,而當3月25日槍響後,陳夫人張捷驚覺它是亡夫的遺作,她毅然決定以另幅陳澄波作品將之換回,此舉為台灣藝術史保存了至寶。(圖片來源/陳澄波基金會官網)

「養孫當養陳立栢⋯」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鄭重邀請大家自24日起,親臨總統府,一起透過展覽,了解那一代畫家的心血創作,同時在一色一彩之間,領悟台灣山川河流之宏偉瑰麗,同時透過陳澄波的悲壯故事中,回首感念那一代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義,無反顧的堅強韌性,所構築出的悽美歷史篇章與人性光輝。

陳澄波(1895-1947)是知名的台灣前輩畫家,1947年2月28日在嘉義遇害,留給藝術界是英才早么的無很感傷與惆悵。陳澄波除了義舉美德受懷念外,還有畫筆下翻騰的艶陽街廓鄕土,蒼勁渾厚的遺作,在在受到肯定。

在那寒蟬惶誠的年代中,陳澄波家人冒著危險,隠密保留了遺作,苦等局勢氛圍明朗,作了大量的探查、修補,以及研究推廣工作,不但串接台灣近代歷史,更成為前輩藝術家中的領頭羊,讓後人清楚看到那一代人的高風亮節與美術光亮。

早年曹操曾經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嘆,走過二二八滄桑的台灣社會當說,「養孫當養陳立栢⋯」,陳立栢是陳澄波的孫子,他耗費大量時間金錢,全力推廣陳澄波藝術,整合各項資源,一本接一本的出版品,一次又一次的海內外展演活動,在在令人感動與佩服。這回,在政黨輪替後的2017年的「二二八」前夕,把陳澄波特展辦到總統府去,倍添意義。

這個取名「屹立不搖」的展覽精神,以《自畫像》、《祖母像》、《農家》、《玉山積雪》《我的家庭》⋯點點滴滴,層層堆疊,非常具說服力。跨過歷史缺口隱喻的當代意涵,發人深省。

我的家庭 - 是陳澄波正處於上海一二八事變的尷尬氣氛中完成。透露在畫面中的小確幸終敵不過大環境氣氛的詭譎,家人團聚卻逃不出懼怕的陰影,企圖以家庭的遭遇訴說時代的變動。(圖片來源/陳澄波基金會官網)

小典藏雜誌連續出版了5本以陳澄波故事為軸心的《紅色在唱歌》、《戴帽子的女孩》、《會說話的畫》、《供桌上的自畫像》、《靈魂裡的火把》,有幸以「小典藏出版負責人」身分,受邀加入陳澄波家屬團,除了入府觀看「屹立不搖」陳澄波特展的開幕,更重要的是見證了蔡英文希望以溫潤謙卑的心情,終結政治苦難,用藝術昇華,普灑人間美善與希望。

「寒冬一定會過去,積雪終究會融化⋯」,陳澄波流星乍逝的油彩人生,二二八受難家屬凝固中的委屈苦難與歷史瘡疤,一一化作春融東流水,在時代進步巨輪中,汩汩長流⋯。

(本文作者為典藏藝術家庭社長。經當事人授權,轉載自簡秀枝臉書) ­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