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冠肺炎重症再增加2例兒童個案,皆為1歲女童,所幸皆已出院。其中一位1歲女童,本身有慢性癲癇疾病,服用癲癇藥控制中;另新增1例兒童死亡個案,為家中死亡。
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積39例,分別為17例腦炎、8例肺炎、3例敗血症、4例哮吼、5例家中死亡、2例共病腦腫瘤,其中17人死亡。日前台大醫院收治一名10歲男童於4月底確診,輕症康復後卻在端午連假前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經緊急搶救才救回一命,消息一出也讓許多家長擔憂,引發社會討論。
指揮中心6日特別邀請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分享MIS-C症狀,黃瑽寧表示MIS-C為感染COVID-19後罕見的高度炎性反應以及多器官系統損傷,國外統計致死率可達1-2%,他也建議家長若能讓孩子接種至少1劑新冠疫苗,有助降低97%發生率。
(更多新聞:Omicron後遺症不一定比Delta輕微》施信如解析:造成「長新冠」的7大機轉因素 )
究竟打疫苗是最有效預防MIS-C的方法嗎?
兒童MIS-C發生率約萬分之一!台大醫:先天體質還是主因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接受《信傳媒》電訪時指出,MIS-C產生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理論是有些人碰到這個病毒,如果他本身的免疫反應不正常,也就是有過強的免疫反應,就可能會有症狀。」
黃立民表示,MIS-C是COVID-19出來後才被發現的,所以累積案例還不夠多,原因怎麼來的也還不是很清楚,「而且發生的機會不大,可能是萬分之一左右,先天體質還是主因。」
黃瑽寧昨日在疫情記者會中也提到,MIS-C的發生族群0-19歲都有可能,以6-12歲佔最多,但成年人也可能出現,只是比例相對較低。關於MIS-C常見症狀,他指出,兒童及青少年確診COVID-19後6週內,持續發燒且出現下列任一症狀,請立刻就醫評估,包括:
1. 腹痛
2. 腹瀉
3. 嘔吐
4. 皮膚出疹
5. 眼睛充血
6. 頭暈
打疫苗是最有效預防MIS-C的方法?
黃瑽寧也指出,根據國外研究發現,只要打過1劑新冠疫苗,便有助降低97%得到MIS-C的風險。
不過科羅拉多大學日前研究顯示,儘管疫苗可能有助於提供保護,但目前相關研究仍不足,完整接種2劑還是可能出現MIS-C。研究分析2例完整接種後出現MIS-C的青少年個案,第一例14歲男性在完成2劑BNT接種的1個月後突破性感染,連續3天咳嗽、鼻塞,PCR篩檢呈陽性,康復1個月後又再次發生肌肉疼痛、頭痛,並在7天內出現發燒、眼睛充血、腹瀉、皮疹、嘔吐與嘴唇紅裂。
對此黃立民表示,「打疫苗已經是最好的方式,不然就是不得、不去感染,不去感染就只能從行為去改變,但那是很困難的。一旦感染後,如果有打過疫苗的話,感染的樣態會被修飾,比較有可能不會產生一些併發症,MIS-C的發生機率也可能下降,這是唯一的辦法,目前醫學還沒有其他很好的干預手段。」
黃立民強調,「總之,任何一個病毒刺激到任何人身上,這群人裡面總有幾個反應特別激烈,不管來的是什麼病毒都有可能發生,現在碰到新冠病毒一樣,因為人就是多元複雜的,就要想辦法預測和避免,但目前還是有困難。」
為何台灣兒童重症死亡率特別高?如何改善?
而關於台灣兒童重症死亡率,日前國民黨智庫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日前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10歲以下幼兒,每萬人死亡率0.37%,相比日本的0.055%、南韓的0.086%、新加坡的0死亡,台灣兒童確診的死亡率明顯偏高,疫情施打率、醫療量能壓擠都是可能原因。
(更多新聞:染疫兒童死亡率》台灣高於日韓星 民眾黨、國民黨呼籲:政府別只會喊口號 )
為何台灣兒童重症死亡率特別高?如何改善?
對此黃立民坦言,「我想第一是經驗不足吧!因為以前沒有這樣好幾波的疫情,第一次碰到一個大流行,大家在每個環節的應變上都比較不足,包括父母對小孩的警覺性、醫院處理的熟練程度、醫師是否能很快診斷出來、是否習慣治療這樣的病人、該用的藥是否有即時給予、整體行政流程是否順暢等等,每個環節都可能有一些問題,造成整體預後就比較差一些。」
跟兒童重症醫療量能不足也有關係嗎?
黃立民認為這部分倒比較沒有相關,「目前兒童加護病房還沒有到擠爆的程度,第一個這些人要被送到大醫院,如果送到小醫院的話預後可能就會不好,但大醫院醫師也要很快判斷、用很強的藥去干預病程,必須搶時間,如果不是非常熟練或是有把握,有時候中間就會有一些耽擱,一耽擱預後就會變差。」
他表示,也有聽聞個案在家中莫名身亡,卻無人知道,「也有住院的,但很快就死亡,因為送到加護病房後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
目前針對兒童重症送到醫院後,如果確定診斷,就會將免疫調節劑放入治療,黃立民表示,「這些免疫調節劑都是很後線的藥,要專科醫師才比較有把握開,目前兒童主要還是用瑞德西韋跟免疫調節劑。」
關於降低兒童重症死亡率的方式,黃立民認為只有不斷累積經驗,再加上適當的經驗分享、教育,「不管民眾跟醫師都要教育,預後才有機會慢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