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民調跌破3成》菁英公務員紛紛出走... 日本必須打破自民黨「老人當家」

日本

本文作者為:川本明,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教授,曾任日本經濟產業省、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官員。

前情提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民調直直落,日本時事通訊社13日報導,岸田支持度落至27.4%,是他上任以來首次跌破3成,甚至比前首相菅義偉最差成績(29%)還糟。

沒有人能預見,日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自民黨)7月贏得參議院選舉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支持率會這麼迅速跳水式暴跌。直到不久前岸田內閣支持率仍相當高,然而自民黨與爭議宗教團體統一教之間的聯繫,加上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國葬所費不貲引發的爭議,不僅動搖岸田的政治基礎,也威脅日本脆弱的經濟復甦進展。

(更多相關新聞:安倍晉三絕筆》直到最後一刻都還在擔心台灣 警告「台灣比烏克蘭更危險」

日本社會對通膨耐受度過低

導致岸田支持率下降的兩個主要原因互相關聯。今(2022)年7月安倍在奈良競選活動中遭到暗殺,新聞報導指出兇手與統一教有個人恩怨,該教會與多名自民黨議員關係密切,現已成為一場重大政治醜聞的核心。自民黨與統一教之間關係匪淺,以及安倍國葬引發的爭議,導致許多人對政府失去信心。

日本政府正需社會信任以對抗通膨時,岸田人氣偏偏出現暴跌。這對日本經濟是個壞消息,因為日本經濟從新冠疫情恢復的速度比大部分發達經濟體緩慢,直到2022年上半年,日本GDP才恢復至疫情前水準比美國晚了一年多儘管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5個月漲幅超過2%──以日本標準而言這幅度已相當劇烈──總需求仍過於疲弱,因此日本央行無法逆轉2013年來安倍經濟計畫(簡稱「安倍經濟學」)採取的超級寬鬆貨幣政策。

隨著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和歐洲央行大幅升息以抑制通脹,貨幣政策分歧導致日元迅速貶值由於日本兩大主要貿易夥伴國家,也就是美國和中國的經濟持續放緩,日本必須制定能夠刺激需求的宏觀經濟政策。日本決策者還應敦促雇主根據通膨幅度提高薪資,如同岸田多次呼籲的那樣,尤其是老人安養、育兒、教育等公部門占主導地位的產業。

日本的核心問題在於他獨特而保守的通膨預期,這阻止了通膨向上攀升。為了減緩這種影響,決策者應該制訂戰略以改變民眾的心態,例如以有利經濟這種積極論述,解釋屬於合理範疇的通膨現象。薪資成長遲緩以及近乎是通貨緊縮的情況,使日本數十年來陷入經濟停滯,現在是改變方向的時候了。

安倍驟逝造成政治真空

由於安倍時代的結構性改革(也就是安倍經濟學的「第3支箭」)未能推動經濟成長,日本決策者必須實踐更有效的政策推動增長。因此正如8月經濟同友會提議,日本內閣應建立一套可靠的政府機制,目的是維持改革動力,監控現行政策的影響並持續改良。

日本需要勇氣和智慧才能引導本國經濟度過當前全球動蕩,不幸的是,這兩種特質同樣有「供應短缺」問題。2021年岸田當選自民黨總裁出任首相後,本應與該黨最大派閥的領袖安倍合作,以推進其經濟議程。然而安倍驟逝造成嚴重政治真空,岸田被動的領導風格無濟於事,而日本官僚機構──在授權下它們依然是實際決策者──也無法擔起領導重擔。簡言之,日本領導人似乎不願推動國家需要的大膽步驟。

日本並非一直都是如此。1950年代,推動日本經濟從戰後廢墟走向全球先鋒方面,國家產業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80、90年代,日本在政府支持下度過與美國的貿易戰。安倍及繼任首相菅義偉執政期間,首相辦公室將其意願強加在各部會身上,甚至干預它們的行政任命。受制這種權力影響,多名高層官員不管政策優缺,只聽從自己政治前輩的指示變成一種常態。

相形之下岸田賦予各部會更大空間,但也導致官僚機構進一步受到自民黨大佬影響,而這些大佬們往往更容易接受既得利益者遊說。此外,反對黨政治人物經常欺負公務員,在國會會期質詢期間以一些瑣碎問題轟炸他們,好為自己累積政治分數。

岸田必須打破自民黨「老人當家」局面

愈來愈多年輕事務官選擇離職,因為他們受夠上級過度屈從政治人物,而且為自己感到不值。根據日本人事院統計,2013-2020年期間,服務十年後離職的菁英公務員增加了43%;名校曾是招聘潛在公務員的重要管道,然而過去十年來,東京大學學生透過公職考試出任高等公務員的人數幾乎腰斬

那麽,岸田如何才能重新贏得民眾信任?首先,他是可以解散眾議院,宣布提前舉行選舉。由於反對派力量太弱,根本無法挑戰自民黨,他完全有機會再度勝選。然而這並不能幫他徹底解決信任問題,要實現這一目標他必須採取更大膽的做法,例如再次內閣改組並只任命年齡在60歲以下的官員,其中一半得是女性,而且不排除從私營部門延攬人才。這麼做代表徹底打破自民黨的「老人政治」,在選民眼中,「老人政治」和治理不善、缺乏透明是相互聯繫的。(編按:日本現行內閣平均年齡為62.65歲,19名閣員中僅兩人為女性。)

(更多相關新聞:日本內閣改組》岸田民調跌破5成拉警報 新防相浜田對中是鷹是鴿?專家看法不一

日本社會當前的信任危機,也為日本官僚體系提供改革機遇。缺乏經驗豐富的公務員,將迫使政府機構不得不在其他行業尋覓人才。日本公部門必須進行自我改革,更為開放、透明的公務員制度才能再次吸引才華洋溢、雄心勃勃的年輕專業人士,如此一來才能強化民眾對日本領導人的信任感。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