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習近平時隔5年首碰面!習終於重返國際舞台 但無法改變美中競爭格局

兩岸國際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14)日下午5時30分首次以國家領導人身分親自會晤,台灣、北韓和烏克蘭問題成為「拜習會」焦點,而拜登擬晚間9時30分召開記者會,雙方預計不會發表聯合聲明。

拜登在「拜習會」開場肯定,其他溝通方式仍難取代面對面對話,他希望兩人能在迫切需要雙邊合作的全球議題上進行合作;習近平回應當前美中關係不符兩國利益,也不符國際社會對兩國的期待。

拜登這邊有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等人列席,習近平則由外交部長王毅等人陪同出席。

過去18個月拜習一共通話過5次,兩人上一次見面是2017年,當時同樣任國家主席的習近平與時任副總統的拜登在瑞士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會晤。

這是習近平在疫情爆發後首次參與西方主導的國際論壇,由於10月他才在中共20大順利展開第三任期,《金融時報》解讀他此行是「一個變得更有膽量的習近平重返世界舞台」。

台海和平穩定成「拜習會」主要焦點

白宮屢次強調,「拜習會」的主要目標不在於達成共識,而是減少誤解和誤判、奠定溝通管道,找到以負責態度管理競爭的方法,建立「護欄」避免競爭演變為衝突。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報導,蘇利文在空軍一號表示,這是一個讓拜登、習近平直接交換意見的機會。

「拜習會」或許有助穩定日漸緊張的美中關係,儘管如此,美中雙方和外界都不期待他們能達成具突破性的具體承諾,白宮也明言兩人恐怕不會簽署協議或發表聯合聲明。

拜登之前承諾自己不會在台海問題上讓步,並會清楚畫下美方「紅線」。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保證將會談內容轉告台方,其他官員也指拜登將對習表達,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挑釁」軍事行動是美方首要關切事務。

然而《華爾街日報》編輯部評論,縱使拜登在台灣安全問題上毫不妥協──事實上他也「負擔不起」在這件事上示弱──他對台灣和亞太都缺乏可信的經濟戰略,而這已傷害他自身政策和美國利益。

《華日》批評,由於擔心傷害美國勞工和企業、希望規避國會審查,「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和「印太經濟架構」(IPEF)都缺乏降低關稅等市場准入誘因,美國因此難以吸引盟邦組成牢固經濟聯盟,而這正中中國下懷。

「拜習會」不會改變美中高強度競爭

拜登、習近平時隔5年再見,美中關係已經截然不同。尤其10月中共20大之後習近平更加大權在握,而拜登在期中選舉儘管失去眾院多數優勢,不過守住參院、拉近眾院席次差距的表現優於預期,提升了他本次國際出訪的話語權。

《金融時報》引述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執行院長朱鋒,指北京可能要求華府放寬貿易和科技管制,以交換他調整對烏克蘭的立場。不過NPR評論,中國對美國提出的政治要求,往往都是美方言明或暗示無法妥協的議題,例如台灣問題。此外,共和黨掌握眾院前早有多名議員揚言再加碼對中晶片管制。

(更多相關新聞:美國期中選舉》川普最快下週宣布參選2024 共和黨若掌國會將加碼中國晶片管制) 

台大政治系主任張登及分析,美中高強度競爭是一個結構性現象,「拜習會」恐怕只能短期緩和美中關係。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也認為,美國對中科技戰並不會收手。

(更多相關新聞:前副防長林中斌評拜登對中國科技戰:置於死命、鬥而不破 晶片管制只是第一波) 

事實上,中國對俄烏戰爭的態度確實出現了一些鬆動。14日一名美國官員透露,即將卸任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3日在東協峰會談及俄烏戰爭時表示,中國不贊同「不負責任的核武威脅」。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專家倪世雄告訴《金融時報》,中國公開反對使用核武已是一種讓步。然而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議題分析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表示,現在是北京得說服華府他對俄羅斯的「中立」立場已有顯著改變,但截至目前為止,華府認為北京的作為不足又太遲。

澳中有望破冰?習也要和澳洲總理在G20會談

另一方面,「拜習會」後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15日也將與習近平會面,這是時隔6年澳中領導人再次見面。

澳中關係浮現破冰跡象,澳洲表示願意和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外就貿易戰一事進行「庭外和解」,不過艾班尼斯及貿易事務部長法瑞爾(Don Farrell)也強調,中國首先必須撤銷對大小麥、紅酒、肉品、水產等價值200億澳元澳州產品的經濟制裁,此外無論中國如何回應,都不會影響澳洲持續分散出口市場的方針。

除了上述三人,本次出席G20領袖峰會的還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南韓總統尹錫悅、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

原傳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將出席,但後來改由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代表與會,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會以觀察國身分透過視訊參與。

台灣並無官方代表出席,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受邀14日至G20商業峰會發表演說。其他與會企業家包括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電商亞馬遜(Amazon)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不過馬斯克因工作和訴訟繁忙僅發表視訊演講。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