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實現「競選承諾」,宣布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引起全球關注。美國大企業相繼表達「失望」與反對意見,與綠能產業關係最緊密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甚至表示將會離開川普的顧問團。台灣雖非聯合國會員,不過總統府與環保署都為此說明台灣堅守節能減碳的立場。
站在產業角度,經濟部的回應是,推動綠能立場不會改變,也不會有任何影響。然而,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可能衝擊企業對綠能產業發展的意願與力道,雖然業者普遍宣示環保既定政策不變,但川普「美國優先」的政策一波波,官方政策的轉變,牽動產業投資板塊,不過,跟台灣最直接相關的太陽能領域,太陽能業者反更擔心川普力推的201條款。
川普決定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美大企業反對
根據巴黎氣候協定,各國須自主訂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以1850年到1900年間的溫度為基準,希望將地球暖化的程度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然而,川普稱自己當選「是代表匹茲堡市民,可不是巴黎」,宣布將停止履行不具約束力的巴黎氣候協定。這樣的決定引起全球砲轟,就連美國大企業也紛紛跳出來指責,如臉書、Google都公開表達失望,臉書執行長祖克柏更說會持續追求伺服器 100% 以再生能源運轉的發展方向。
蘋果執行長庫克也強調,蘋果推動「封閉式供應鏈」,且不再開挖新礦源的目標不變,並重申蘋果全球直營各項設施,已幾乎百分之百用再生能源。而與綠能產業息息相關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更不惜退出川普顧問團。其餘包括微軟、迪士尼、IBM、英特爾也都紛紛表示反對。
童子賢:企業仍遵守環保承諾
履不履行巴黎氣候協定是環保議題,但也攸關企業投資與貿易,台灣因自願響應這項協定,官方對於美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第一時間已出面說明立場,反觀國內產業端似乎有點外熱內冷。石化業者就認為,石化產業是原料與能源導向,美國的決定不會影響業者赴美投資計畫。
同樣是蘋果供應鏈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日則認為,川普的這項決定,或許有政治或產業因素,非外界可以瞭解,美國退出綠能產業或綠色交通工具,對如特斯拉這樣的企業並非好事,他強調,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氣候協定,世人都已共同認定,經濟發展跟環境保護之間,應取得平衡發展,雖美國退出,但企業本身能力所及仍會遵守環保承諾。
巴黎氣候協定衝擊台廠淡定,更憂心貿易保護
今年4月26日,美國太陽能廠Suniva破產,並向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要求,希望啟動201條款,對所有進口的太陽能電池與模組設下價格門檻,ITC宣布受理後,德國太陽能大廠SolarWorld美國分公司也宣布加入了Suniva的行列(SolarWorld已於5月中旬宣布倒閉)。
對於台灣的太陽能業者來說,相對於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Suniva與SolarWorld兩家太陽能大廠共同請願的201條款最後能不能生效,反而更是攸關到台灣太陽能產業的未來前景(台灣太陽能業者輸美比重約四成)。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產業分析師蔡篤慰坦言,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可能進一步刪減再生能源相關預算,對再生能源產業將有長期性影響,但應不會立即衝擊太陽能市場。他表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已受理Suniva訴願,針對美國太陽能業者是否受到中國太陽能低價產品傾銷導致「嚴重傷害」展開調查,預計9月22日前公布調查結果,若確實受到傷害,11月可能由川普裁決啟動201條款。
業者也分析,若美國啟動201條款,屆時對所有進口的太陽能電池與模組設下價格門檻,對產業投資與佈局的衝擊更甚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蔡篤慰認為,若美國對太陽能產業的貿易保護影響,最後導致美國對太陽能的需求減緩,所有將美國當成主要市場的業者將受影響,而台灣的太陽能業者更將是201條款首當其衝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