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詐騙猖獗,日本詐欺情形同樣日益嚴重。日媒報導,日本警察廳正在評估限制75歲以上長者使用自動櫃台機(ATM)的交易金額上限為每日30萬日圓(約新台幣6.6萬元)。
此外,為了防止詐騙集團冒充銀行行員或警察詐騙受害者,大阪府會議昨(24)日更通過,將禁止老年人在ATM前講電話。
老人成詐騙集團的目標,日本警察廳嚴防
綜合日媒報導,日本警察廳(相當於警政署)發現,犯罪組織長期以來採取的手段是透過電話引誘老年人到ATM前,將錢轉入特定帳戶,且此類犯罪越來越氾濫,去年2024年詐欺案受騙金額達721億日圓(約新台幣158億),是前一年的1.6倍,也是最嚴重的一年。
老年人尤其成為犯罪目標,去年29511位的受害者中,其中有9415位(約有45%)的年齡都在75歲以上。
為了因應此情況,日本政府在去年6月彙整「防止國民免於詐欺的綜合對策」之中,方針便包含限制老年人使用ATM,並加強金融機構對帳戶的監控。
目前日本各金融機構都是自行設定ATM交易額度,多家金融機構訂定的上限額為每日提款50萬日圓(約新台幣11萬元)、轉帳100萬日圓(約新台幣22萬元),警察廳將與全國銀行協會協調,並修改「犯罪收益移轉防止法」的相關規定,若通過後將是首次實施統一限制。
不過此舉限制對長者來說,可能增加不便利性,更可能因此湧向銀行櫃檯。警察廳表示,將在徵求意見後進行修改,將持續進行討論,同時盡量減少金融機構的負擔,亦考慮排除每天需進行高價值交易的個體經營者。
不只限制轉帳金額,大阪將禁止邊用ATM邊講電話
值得注意的是,大阪府議會24日也通過了一項修正案,除了將限制過去3年未進行ATM轉帳的70歲以上長者,每日轉帳金額在10萬日圓(約新台幣2.2萬元)以內,還將禁止老年人一邊打電話,一邊操作ATM,雖無罰則,但仍是全國首次強制禁止打電話。
而該條例要求安裝ATM的商家,必須張貼海報或標牌,告知禁止在通話時講電話,此外,業者在販賣預付卡時,必須確認購買者是否遭詐騙的可能,也鼓勵使用AI導入語音警告,要求老人遵守,將於8月開始實施。
去年,大阪發生2658起詐欺案,總損失金額來到63.8億日圓(約新台幣14億),同樣創歷史新高,7成受害者年齡都在65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