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郭智輝、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25日共同出席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以「能源永續論壇」為主題辦的論壇,兩人和總統賴清德都曾是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現在不約而同的以民間、官方身分推動台灣能源轉型,童子賢再度大談核能發電,郭智輝則低調的照稿演出。
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和玉山科技協會合辦的「能源永續論壇」上,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伯元要贈書給郭智輝時,郭智輝和童子賢一起上台,非常有默契的聊了幾句,郭智輝率先致詞強調「政府對各類新能源持開放態度」。
郭智輝、童子賢,同台開講電力政策
郭智輝先定調,「減碳為優先,淨零為目標」鼓勵建置在生能源,會持續推動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積極開發地熱發電、小水力發電,積極布局生質能發電,氫能。他在講的時候還有人站起來大聲抗議核四土地問題,不過他沒有理會。
然而,童子賢演講被視為重頭戲,他以「台灣產業、能源與國際趨勢」為題進行演講,他直球對決的說,「這不是擁核、反核問題,核能只是其中一個選項,我非常反對把它當成信仰。」
他接著說,核能不是一個神,也不是魔鬼,是你要打倒或者信仰的對象,若當成信仰,在這樣前提下無法做 理性科學討論,將是社會的悲哀。
發電技術就是技術,童子賢說不應當成信仰
童子賢也以經濟發展的角度切入說,目前先進文明國家,能源佔 該國最重大支出,金額是國防支出的四倍,醫療健保支出的2到3倍,能源產值,電力生產是全世界最大產值產業,達到6兆美元,汽車產業也就2兆美元。
全球半導體產池是6200億美元,台灣表現很好的晶圓代工是1800億產值,其中1000億是先進製程,換句話說,台灣掌握在半導體6200億產值裡面的1800億就可帶來龐大獲益,因此掌握 能源產業國家就有競爭力。
核能發電成本低,佔用土地比太陽能少
他再從碳排角度抨擊核三機組停機的政策,因為缺電,反而重啟六輕裡面燒炭的機組,然後去比較綠能和核能在使用土地面積,每一度電的成本,「風力發電加上太陽能發電占全球的13%,只靠這13%是無法拯救地球暖化的。」
童子賢表示,核能占土地面積小是他重新推薦核能的原因,如果台灣要把核能發電能力擴充兩倍到三倍,完全現有核一到核四的土地面積就可以做到,不需要徵收額外用地,核一到核四目前都是放2個機組而已,實際上可以放到5、6個機組,童子賢說「台灣2023年耗電2821.4億度,每一千公頃可以發10.9億度的電,需要10.5個台北市的大小,寸土寸金的台灣,哪來那麼大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