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2208)於25日在高雄興達港碼頭,舉辦「無人船自主研發」「奮進魔鬼魚號(Endeavor Manta)簡稱:魔鬼魚」發表會,公開自研軍用級無人船(USV)及動態展演活動,完全體現「不對稱作戰」、「以小搏大」,專為臺海環境量身訂做的無人載具,這項始於2024年2月的研製計畫終於在今年3月底前發布。
台船董事長黃正弘表示「本案是台船公司及台船動力公司融合造船及控制核心技術的創新結晶,將跨域科技整合於軍事運用,旨在打造一款能夠在台海戰場上搏取不對稱優勢的海上奇兵。相信『魔鬼魚』(Endeavor Manta)的問世將為我國的國防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受俄烏戰爭啟發,台船發表無人船「魔鬼魚號」
台船展示無人船(USV)取名為「奮進魔鬼魚號(Endeavor Manta)簡稱:魔鬼魚」,船長8.6米、船寬3.7米、滿載排水量超過5噸、最高航速35節以上,搭配兩部舷外機,並採用「三胴體(Trimaran)」船型設計,有別於目前已公開之小型無人船,將能大幅提高無人船在應對台海周邊惡劣海象下的耐海性與適航性,具簡潔俐落且有科幻感的匿蹤外型相當吸睛。
「魔鬼魚號」可酬載輕型魚雷、高爆炸藥等武裝;在部署考量方面,除可自全台各級港口施放外,亦可採用商用皮卡或拖曳車頭,以曳引車架方式搭載無人船,機動部署至水際灘頭進行施放,卓越的機動性則大大提高戰場存活率,完全體現「不對稱作戰」、「以小搏大」,專為臺海環境量身訂做的無人載具。
台船偕同在地廠商組成「台船無人船團隊」,共同合作研製,借鏡「俄烏戰爭」之啟示,從作戰構想、設計、建造到測試,皆圍繞「機動快速、恫嚇打擊」的(不對稱)作戰概念發展,除可利用4G、衛星信號或射頻多種遙導控模式,亦自主開發「群控模式、自主航行避碰、AI目標辨識、反劫持(控制權/自毀)」等功能,具有原始碼自主權整合能力,跟國內已公開發表之無人船有很大區隔。
鄭文隆任內啟動計畫,一年多後終於發表
實際上,這是前任董事長鄭文隆任內啟動的秘密計畫,本來是去年12月就發表,後來因故延後到今年3月。
一位台船高層表示,去年受到烏克蘭戰爭的影響,高雄很多造船廠、上市櫃公司都放話說要做無人船,台船當時董事長鄭文隆便決定低調進行,秘密成立專案小組,由子公司台船動力主導,他還成立了戰鬥系統處,這和「魔鬼魚」號幾乎100%台灣自製,和許多廠商購置國外核心零組件組裝起來,再去爭取標案有很大的不同。
消息來源還透露,由於台船在國艦國造的經驗,因此在打造無人船的過程,有考慮到國防部的標準或者需求,大幅提高能被採用的機率。
力求百分百台製,連衛星都是以連台灣的為主
這位高層表示,關鍵的導控系統都是由台灣廠商自主開發,船身的材料也都是台廠提供,串聯的衛星也是以台灣自己的衛星為主,因為當時鄭文隆和幕僚討論,就是考慮到萬一真的發生戰事,許多零組件都掌握在他人手裡,非常不穩定。
正如台船發表當天強調的,無人船團隊在「關鍵技術」及「物料商源」規劃,即以「去除紅色供應鏈」、「商規現貨」及「供貨韌性」為研發核心,去除「關鍵技術受制於人」及「物料商源受限」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