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小回春 金管會加強金檢專家提醒3種人要謹慎規劃

房地產

國內目前經濟穩步復甦,出口連十六紅,台股持續高檔盤整,加上國內房貸利率與其他國家相比仍處低檔,雖然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但央行也沒有祭出出新一輪管制措施,政策影響已逐漸被民眾適應,加上屋主誠意讓利,促動有自用需求的購屋族群進場,讓3月全台交易量較2月成長35%。

3月份成長前三名:新竹縣市、桃園、台中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與2月相比,新竹縣市成長41%最多,其次則是桃園成長39%,台中市月增38%,高雄量增37%,新北月增36%,台北量增35%,台南成長33%。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通常在農曆年後民眾會回歸正常看屋步調,交易量會有較明顯的成長,而今年也不例外。3月進入房市交易旺季,在經濟表現穩定、出口暢旺、台股高檔震盪的狀況下,經濟基本面佳,加上利率仍處相對低檔,而屋主願意降價促成交,讓民眾積極進場看屋、議價,同時也逐漸理解房價難有大跌的空間,買賣對於價哥認知差距縮小,讓3月交易量月增四成,低迷的市況已出現好轉跡象。

若與去年3月同期相比,全台房市交易量減少35%,台北年減36%,新北量縮35%,桃園減少31%,新竹縣市年減43%,台中量縮36%,台南減少22%,高雄則量縮38%。陳金萍指出,去年自3月開始到第二季是房市買氣最熱絡的時期,因此,今年3月房市交易量表現較去年減少,也實屬合理。

消費者認為今年是買賣房屋的好時機

陳金萍說明,根據2025Q2房產趨勢調查結果發現,有四成的消費者認為今年就是最佳購屋時機,其中28%認為是在今年下半年,顯示在政策影響續行的狀況下,部分消費者期待房價有再向下修正的空間,認為今年下半年才是適合進場的好時機;另一方面,也有49%消費者認為今年是最佳售屋時機,顯示部分屋主認為目前房價已出現反轉,趁目前房價仍處於相對高點,盡早出脫房產、獲利了結。因此,消費者普遍認為今年是購、售屋的好時機,關鍵仍在價格,適度降價就能增加成交機會,這也是3月房市交易回溫的主因。

陳金萍補充,展望後市,川普將於4月2日對其他國家實施「對等關稅」,將影響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未來局勢不確定性高,也將間接影響到房市,有待後續觀察。就目前市況而言,房市進入第二季傳統旺季,在房市政策持續下,回歸市場正常供需,自用需求的首購、換屋族群購屋意願仍強,只要屋主誠意讓利,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成交機率將大增。

對於3月價量整體比2月份回升,六都和新竹縣市,較上月增加30%;而比起去年同期房市熱潮,整體仍年減22.9%,其中年降幅大的是台北34.4%,其次為台中32.7%。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央行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後對房市沒有加碼管制,目前首購房貸作業時程也稍有緩解,因此六都低總中古小宅物件成交量逐漸回溫。不過台積電美國設廠消息,還有川普不斷加碼的關稅政策,都為全球經濟拋出變化球,股市牽動房市信心,買方觀望等降價,房市進入觀察期。

全球政經變化,購屋者心態趨於保守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與台灣房屋集團合作調查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2025年3月的調查結果為99.56點,較上月的100.28下降0.72點,創下近55個月新低紀錄,也反映出購屋者的保守心態。

張旭嵐分析,金管會加強金檢,銀行提高內控標準,有三種身分的首購族,在今年購屋時財務也要謹慎規劃,一、接案族,承攬獎金的業務或是藝人網紅,就算年收入高,不過缺乏穩定收入,但貸款風險也高,在內控嚴格之際,銀行放貸態度保守。二、自營商,經營小吃店或小型自營業者,多半收現金,缺乏銀行金流記錄,若年度扣繳憑單數字又不足,則貸款不易。三,純虛擬幣投資者,由於虛擬幣波動大,且金流來源複雜,財力證明正當性偏弱,銀行端貸款難度高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