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供應鏈已死!台灣不該只知道「製造」 黃齊元籲民間團結:台灣處境危險

產業趨勢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全球供應鏈局勢瞬間劇變,台灣多項產品遭課徵32%關稅於正式實施,震撼全台產業。

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黃齊元與中華物流協會理事長穰穎宣、喬治亞理工學院亞太區國際事務執行長詹斯敦9日下午出席《供應鏈之死與PI的崛起》新書發表會,並針對「當世界貿易因關稅不再自由,企業該如何佈建新的智慧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為主題進行座談。

黃齊元表示,面對川普顛覆供應鏈,除了斷鏈外,台灣企業必須應對短鏈、乾淨鏈、智慧鏈等,對台企而言是大挑戰;台灣以前只知道「製造製造製造」,但如今面對巨大危機,運輸、供應鏈也須受重視。

黃強調,台灣處境十分危險,民間力量自己要團結起來,不能靠政府,川普用創新做法改變全球地緣政治,台灣也必須用完全創新思維,相互合作去做事情。

傳統供應鏈已死,台灣不該再只知道「製造」

詹斯敦表示,供應鏈早已不再是「一家工廠對接一家工廠」的線性結構,而是涵蓋數據、資產、人力與決策的全流程網路,當傳統的系統被打破,企業是必須重新思考獲利模式與競爭策略。

他進一步說明,供應鏈管理定義,其實包含從前端計畫、採購、生產製造,到後端的物流、逆物流等重大環節中的金流、資訊流與物流,「傳統供應鏈被動式接單的模式已經死亡」詹斯敦直言,如今台灣製造業不應該再以製造為核心思維,應該將斯為擴大到整個供應鏈管理。

他點出,許多大型企業執行長如鴻海、蘋果等逐漸由供應鏈專業出任,「掌握供應鏈管理的能力,就有運籌帷幄的能力」。黃齊元表示,以前台灣只知道「製造」,但如今運輸(物流)、供應鏈的重要性也迅速提升。

供應鏈管理的下一步為PI化,詹斯敦: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供應鏈的下一步,即是Physical Internet(實體互聯網,簡稱PI),也就是一種模仿網際網路運作模式的物流體系,將貨物裝入標準化容器,透過共享平台與數據即時匹配與AI化,達到降低成本與碳排的目標,實現更優化、低碳與永續的供應鏈模式

詹斯敦指出,目前美國、歐洲與日本政府已經啟動PI相關計畫,例如歐盟將PI視為未來替代傳統物流的主流方案;日本政府正培養3千名PI架構工程師,「台灣現在連棧板(標準化)都無法解決」。

穰穎宣解釋,國際上物流間,貨物、數據轉換流通都有其標準、規則,但到了國內就會亂掉,因此在哪個國家能愈加統一、標準化,物流摩擦力越低,代表其商業體系越成熟,「物流的摩擦力越低,就代表(國家)越先進」,日本是以政府為主導做這件事,台灣想學都學不起來,如今就是契機。

黃齊元則強調,台灣處境十分危險,民間力量自己要團結起來,不能靠政府,川普用創新做法改變全球地緣政治,危機就是轉機、商機,台灣也必須用完全創新思維,產官學研合作去做事情。

對於政府,詹斯敦建議,若想要幫忙提升台灣島內競爭力,應該先協助物流PI化,將企業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並且替民間營業額10至500億元的中小企業轉換思維,並真正派專人協助公司做AI轉型,而非喊喊口號,卻不雪中送炭。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