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空屋地圖出爐!柯P:台北人不吃不喝16年才買得起房,卻有6萬戶空屋太奇怪


台北市房價在這幾年打房政策下,雖稍有下降,但仍然高得嚇人。在12日舉辦「居住正義論壇中」,柯文哲市長點出問題。他說,從房價所得比來看,台北人平均不吃不喝16年才買得起房子,然而台北卻有6萬戶空屋。過半的房子屋齡超過30年,然而這座城市的更新,卻幾乎停擺。

同時,經濟部粉絲團「經濟很有事」也製作了一份台北市的「空屋地圖」。圖中可見,台北市空屋最多的地方,大多是在大同區和中正區,而這也是台北市老舊房屋較密集處。至於認定空屋的原則,則是把房屋稅籍結合用電量,使用量低於60度以下的用戶才會被記為空屋。因此除了不堪居住的房子之外,帶都更開發的房屋或海沙、輻射屋,甚至是凶宅,都會因用電量少而被認定為空屋。

柯文哲表示,台北市計畫蓋5萬公宅戶,但卻有6萬多空屋,「這是很奇怪的事情」。他認為,空屋租不出去顯然有問題,雖然有租金補貼,但由於租房子屬於地下經濟,不用被扣稅。對房東來說,如果領取租金補貼,反而必須承擔扣稅的問題。柯文哲認為,這是政府必須誠實面對的問題。

另外他也提到,可以用以房養老、包租代管、換租的方式,讓老人從大坪數的舊房,搬到專為老人設計的小坪數的房子。原來的房子,則由政府包租代管。

另一方面,對於房價稅和地價稅怎麼調整,柯文哲認同應該調高,但如果房屋稅一下增加平均2.6倍以上,甚至豪宅稅增加20、30倍,也太奇怪。他暗批郝龍斌下台前一口氣調高30倍豪宅稅打房,是留給下一任一個爛攤。

他強調,不能讓地價稅和房屋稅成為租金補貼的租金,拿有錢住豪宅的人繳交的稅金,補貼窮人租房子。房屋稅和地價稅調整應該要有節奏,最理想的狀況,是每年最高調整6%。

因此,在論壇中,台北市財政局長陳志銘也坦承當時房屋稅調漲過重,明年將取消新制的加價項目,將豪宅適用的「1+路段率」取消,改為「1+固定比率」。他表示2014年台北市同時提高構造標準單價、提高路段率、配合中央調漲稅率,下藥的確有點過重。台北市一直有在檢討,但不可能將以做的調整廢除,只能減緩。

(本文提供合作單位轉載,首圖來源:柯文哲臉書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