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智賢當糖尿病戰士11年 棒球賽需時時控糖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在台灣,每8.5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目前約有227萬名糖尿病患,且每年以2萬5千名的速度成長,平均每小時就有1.1人死於糖尿病。

棒球國手、中信兄弟隊的蔣智賢,17歲那年確診為第一型糖尿病,與糖尿病和平相處10年至今,他如何兼顧血糖控制與比賽表現?

「一場球賽下來,要監測好幾次血糖」

蔣智賢17歲那年被診斷出患有第一期糖尿病,蔣智賢回憶道,「當初覺得經常口渴,喝很多水,請家人趕緊帶我去看醫生」,當時確診後他感到相當害怕,由於糖尿病屬於慢性疾病,只能透過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緩解,「害怕自己無法繼續打球」,但蔣智賢轉移恐懼,決定面對病魔,開啟他在棒球場上更好的表現。

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要在棒球場上動輒打2、3小時相當不容易。蔣智賢表示,比賽期間,每兩局就必須測量一次血糖,透過密集監控來穩定血糖,只要血糖將低於標準值內,就要透過喝果汁讓血糖保持穩定,久而久之,蔣智賢也習慣這樣的控糖方式,漸漸地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血糖異常新個案近15萬人

如果空腹血糖值介於100至126 mg/dL之間,已屬於血糖不良,也就是前糖尿病期,若血糖控制不當,將可能變成真正的糖尿病。國民健康署呼籲,預防糖尿病別無他法,除了控制每日攝取熱量在1200至1800大卡,脂肪不超過總熱量的25至30%,並攝取高膳食纖維食物,搭配每周進行中度或有氧運動,累積超過150分鐘,將能有效預防糖尿病。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2014年40歲以上民眾健康檢查結果,約有近15萬人發現血糖異常,為了有效避免糖尿病引起併發症,國民健康署呼籲40歲以上可利用衛福部提供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早期發現,並透過專業團隊協助控制飯前、飯後血糖。

蔣智賢也提到,控制血糖的過程並不輕鬆,過程也一度相當沮喪,但是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是重要的,現在時時「控糖」已變成他的生活習慣,有了家人與醫師的鼓勵,他也能夠跟正常人過著一樣的生活,持續在棒球場上發光發熱。

《 延伸閱讀 》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