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趨緩,已連續43天無本土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25)日記者會中表示,今日仍無新增病例,此外,國內進行居家隔離之接觸者已全數監測期滿,管理中人數今日歸零。
結束週末2天的墾丁觀光防疫之旅,指揮中心指揮官今日記者會中微露倦容,不過仍感謝民眾配合防疫,並宣將提供隔離陪伴者也列入補助對象,醫院負壓隔離病房若要修繕無障礙空間,也提供每房10萬元補助。
有媒體問到去完墾丁,部長是否有規劃到其他縣市走訪?陳時中表示台南市長黃偉哲有跟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積極聯絡,不過目前沒有完整規劃,也沒有接到其他縣市的邀約。關於國家防疫基金、疫苗、台灣是否改為二採陰解隔離等議題,指揮中心也在今日記者會中一一說明。
衛福部「國家防疫基金」針對2大重點
問到衛福部提出設置「國家防疫基金」的想法,陳時中表示,防疫基金主要是針對2部分,第一是緊急應變,第二則是提前準備未來可能發生的流行傳染病。
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補充說明,防疫基金之前就有爭取過,但目前基金來源籌措還沒克服,會提出主要是著重在這方面,會繼續努力。周志浩進一步指出,緊急流行疫情發生時,第一時間往往會來不及籌措經費,相對需要防疫基金的協助。
另外,周志浩表示第二部分是關於「前進式」研究,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流行疾病,如傳染病研究、人才培育等相關防疫措施,都需要先準備的工作,所以防疫基金主要是緊急應變和預備準備工作。
至於口罩外銷何時解禁?
陳時中表示,口罩開放這週就會做出決定,目前預定規劃6月1日起實施。他指出,「開放口罩外交目前方向會以定額徵收,確定有足夠的口罩庫存及戰備量,可供民生及公務等使用。」陳時中指出,不一定要徵到足,因為有庫存的量可以做大水庫的調配,至於剩下的口罩量就可以由相關口罩廠商做較自由的買賣。
中國新冠疫苗疑有發燒副作用...張上淳這樣說
也有媒體關心,日前中國發表新冠肺炎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結果在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中,但部分受試者卻出現發燒頭痛等副作用,美國專家也對這項研究抱持懷疑的態度。對此指揮中心是否有掌握這部分的消息?對台灣研發疫苗有哪些可以參考的部分?
對此,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解釋,施打疫苗或疫苗研發的時候,安全性絕對是第一優先且非常重要的考量,再來才是有效性,「過去疫苗施打或臨床試驗中,會引起局部疼痛、紅腫等症狀也是滿常見的,第二就是全身性的副作用,有可能會有發燒的現象,一方面要看嚴重程度、二方面要看持續的時間,如果是不太厲害、短暫就過去,對疫苗來說這樣的副作用是可以被接受的。」
那麼觸發免疫反應是否不一定代表已有效保護人體?
張上淳表示,通常檢測就是抗體的產生,抗體的產生有不同的檢測方法,「一個就是結核抗體,跟抗原結合、病毒結合的狀況,另一個就是綜合抗體,綜合抗體才是真正有效防範的部分,我們要看的是綜合抗體的百分比更重要。」
張上淳指出,對於一期臨床試驗,最重要還是安全性的考量,「至於免疫反應是順帶看的,後面還是要等到二期三期的臨床試驗才能真正下結論。對我們自己的疫苗研發來說,當然這也是一個參考,還是會秉持剛剛說明的原則,去看我們疫苗研發開發的過程。」
台灣是否比照韓國二採陰解隔離?
有媒體也問到,日前指揮中心提到韓國二採陰出院復陽的研究顯示,復陽已經不會再傳染了,對此,目前國內是否會維持三採陰解隔離標準?但國內也陸續看到隔離時間過長的個案出現身心的狀況,或是出院後有創傷壓力症候群,台灣是否重新考慮三採陰解離標準?
張上淳表示,上週五有報告看到韓國疾管署發布的訊息,加上國內三採陰復陽的個案也都密切追蹤他們的接觸者,知道都無傳染情形發生。至於國內三採陰是否縮短跟其他國家一樣二採陰就出院,張上淳表示,「當時討論是說第一步先稍微放寬一些標準,下一步再來檢討三採陰是否改為二採陰,但因為目前剩下個案非常少,當時的想法是認為影響不是很大。」
張上淳表示,對於被隔離者身心壓力的確會很大,但也有請社工或身心相關心理治療師到負壓病房對病患做一些支持和溝通,希望減少這樣的狀況。
對此,陳時中也表示,目前國內還有19位住院者,其中住院時間最長的是3月16日住院,已隔離超過2個月,但他也強調會對這些患者做好心理輔導,讓他們身心都獲得照顧。
因應國內疫情平穩,社區內相對安全,將逐步適度放寬防疫措施。考量精神科病房平均住院天數較長,為減少病患情緒起伏,自今日起,指揮中心也放寬精神科病房探視,辦理方式如下:
1、實地探視採預約制,且實名(聯)登錄管理探視者的個人資料。
2、訪客配合院方量體溫、手部清潔、詢問旅遊接觸史(TOCC)等相關感管措施。
3、每位病人1天限探視1次,且同一時間同一探視空間原則限1組訪客,每組訪客人數最多2人,訪客與病人全程都須佩戴口罩。
民眾前往醫院探視親友前,請務必先行向院方申請預約及確認相關事宜,並配合醫院感染管制之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