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草莓產業栽培面積約500公頃,種苗年需求量約2,500萬株以上,每年種苗需重新培育,種苗產值超過2億元以上。種苗為產業發展的根本,種苗的健康與否,對單位面積產量、生產成本及收益影響甚鉅,臺灣草莓種苗生產現仍以農民自行培育為主,但因育苗期長且夏季高溫潮溼,更增加農民自行育苗的困難度。2015年就曾因種苗感染病害,發生缺苗400萬株以上的窘境,造成栽培面積銳減,農民損失慘重。本文就草莓育苗繁殖方法及穴植管育苗技術進行說明,提供有意育苗及育種的農友參考。
種子繁殖法(實生系繁殖)
目前臺灣已有許多農友開始參與草莓育種工作,一般種子繁殖方式多應用於品種改良,將雜交成功的果實種子取下後播種,進行後代選拔。自果實上取出種子陰乾後可隨即播種,播種方法有二種,其一為播種於培養皿,培養皿內放置二張濾紙,並隨時保持溼潤,若高溫且光線太強,宜以60%遮光網覆蓋降低溫度。其二為直接播種於介質土上,不覆土。種子播種後五至八天即開始發芽,待本葉長出三至四枚時,用鑷子小心將幼苗夾出,移植於黑色塑膠缽或穴植管中,移植過程注意保持根系完整,即可提高成活率。育苗期間隨時視幼苗生育情形,以葉面施肥澆施液體肥料,並定期防治病蟲害,長出的匍匐蔓立即摘除,幼苗於定植前15日移至室外健化。
匍匐莖繁殖法(營養系繁殖)
匍匐莖繁殖法為目前草莓種苗生產最普遍採用的繁殖方式,具有繁殖係數高、繁殖容易、種苗健壯、可保持原有品種特性及不易感染土傳病害等優點。產業上應用此法生產裸根苗、軟盆苗、穴植管苗及穴盤苗,草莓在高溫長日條件下,能形成大量匍匐莖,匍匐莖的萌發條件為日照12~16小時,氣溫在14℃以上。氣溫低於10℃時,即使在長日條件下,也不能抽生匍匐莖。不同品種草莓的匍匐莖發生能力有所差異,由品種間的需冷量、生長特性等多方面決定。匍匐莖發生量與植株生長發育及營養狀況有密切關係,若生長旺盛且營養充足,匍匐莖發生量就大,反之則少。目前匍匐莖繁殖法已應用多種育苗容器進行繁殖,例如穴植管、軟盆及穴盤等。
穴植管育苗技術
穴植管育苗方式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開發的育苗技術,產業上已普遍運用,本法具有生育整齊健壯、搬運輕便、定植本圃時速度快且成活率高、植株生育快速而整齊及提早開花結果等優點,操作重點說明如下:
育苗親株培育方式有二,可於11月中、下旬自本圃選出健壯植株所生長的幼蔓,以3寸塑膠缽盛接幼苗,約30天後切離母株集中管理,翌年2月下旬再種植於大花缽放置床架上管理,或自本年培育的穴植管苗中,挑選生長正常者,於11月中旬種植於大花缽以做來年育苗親株。推薦穴植管尺寸為口徑4公分,長12公分,底部有排水圓孔的黑色硬質長圓錐形塑膠管。
介質於誘植幼蔓前先行裝填,裝填時切勿緊壓且約裝八分滿即可,育苗介質宜選用保水保肥良好、質輕、乾淨的栽培介質,切勿使用田土,以免提高罹病率。育苗介質使用以泥炭土為主,草莓根系喜透氣性良好的環境,因此應混拌可提高透氣性的介質,如砂土、稻殼、珍珠石及椰纖。幼蔓誘植自4~5月上旬開始,親株會陸續長出幼蔓,其尖端的小苗基部長出白根時即可誘植於穴植管上培育,每週誘植一至三次。在苗數足夠情況下,可誘植至8月上旬為止,誘植工作結束後約10~15天即可將蔓剪斷,並摘除老葉,使其成為獨立的穴植管苗排列於網架上。
穴盤扦插育苗法
在歐洲及日本等國家已有利用此法進行大規模商業育苗,類似許多作物的穴盤扦插法育苗,即間隔一段時間,直接將匍匐蔓幼苗自親株剪下,扦插於穴盤的種苗生產方式,可短時間獲得大量扦插苗,具省工及降低生產成本的優勢,另外穴盤苗更具出貨及搬運方便等優點,容易執行夏季將種苗移至高海拔冷涼山區,促進花芽分化及減輕炭疽病害發生的步驟,例如美國佛羅里達州氣候和臺灣相當類似,夏季高溫潮溼,在草莓定植期間購買來自加拿大、北卡羅萊納州、加州的草莓苗,由於種苗來自較冷涼的地區,相對之下較無炭疽病的問題。此法對於臺灣現行育苗方式誘植期長、夏季高溫多溼環境、易發生炭疽病,造成藥劑成本增加及大量折損風險偏高等情形,應有所幫助。
避免極端氣候與疫病危害 育苗栽培管理有三招
種苗為產業發展的根本,近年來受夏季氣溫逐年升高影響,使得草莓育苗期間病蟲害加劇,尤以炭疽病最為嚴重,造成幼苗大量感染而死亡、種苗育成率低、已罹病種苗定植後成活率極低、發生缺株率高及種苗短缺等問題。育苗期間栽培管理可朝下列三點目標發展:
一、高海拔育苗:
目前產業多以平地育苗為主,但夏季高溫環境使平地育苗管理成本相對提高,因此若能以高海拔相對低溫的條件進行育苗,則有助於提高種苗育成率,惟須注意白粉病防治。
二、早生及耐病品種選育:
目前育種目標朝選拔早生、耐病、質優、豐產及育苗繁殖率高的品種為目標。
三、灌溉方式改進:
傳統草莓育苗期給水方式均以葉部上方噴灌為主,在高溫潮溼環境下,相對提供炭疽病及其他病害發病溫床,感染健株幼苗,造成幼苗大量死亡,並造成水資源浪費,因此可改進草莓育苗期間灌溉方式及栽培容器,以減少病害感染機會。
原文作者為羅國偉,本文轉載自《豐年雜誌》。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全文連結<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