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統留給台灣人民的資產:終止動員戡亂,開啟兩岸對話(三)

政治人物

(作者張榮豐為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李登輝總統長期幕僚)

終止動員戡亂體制,是台灣民主改革的第一步,這除了將國會選舉權還給人民外;在兩岸關係的意涵,是我方片面終止敵對態度,但此舉也可能帶來門戶洞開與中共操弄統、獨之爭。

為避免統、獨爭論干擾民主改革進程,李總統頒布了兩岸統一有條件、有階段,但沒有時間表的「國家統一綱領」作為防火牆。

沒有時間表的國統綱領,康寧祥會了解

記得成立國統會時,外界一片譁然,尤其剛參加國是會議的開明派人士,更是激動。當我向他報告外界對國統會的反應時,他很淡然說;「沒有國統會,民主改革就會跛腳,但現在無法解釋清楚,你可以去邀老康來參加國統會,他會了解我的作法」。

後來康寧祥參加了國統會,並對國統綱領積極表達意見;1998年更以國統會委員身分,參加二次辜、汪會談。

此外,李總統基於了解對岸政情發展的需要,以及有鑑於當時「密使滿街走」亂象,容易造成雙方誤判,而干擾到民主改革進程。他針對解放軍、中共元老,以及鄧小平指定接班人,建立了三條祕密溝通管道。此後隨著民主化進程,逐步讓溝通管道制度化,並接受民意監督─往後的辜、汪會談,海基、海協的制度性協商,皆濫觴於此。

兩岸之間建立三條秘密溝通管道

兩岸經濟關係,主要係隨著中國經濟改革進程,而動態發展。李總統戒急用忍分散風險,留下資金發展高科技產業。

1984年以前,中國經濟改革重點在農村生產承包責任制。這項改革帶來農村剩餘勞動,與消費品需求增加。加上沿海開放以及珠江三角洲、經濟特區,陸續開展來料加工,使得兩岸經香港轉口貿易金額大增,而且以中間原料為大宗。

在消費品方面,兩岸主要是透過漁船走私,交易的消費品琳瑯滿目;我方漁民「輸出」:手錶、雨衣、注射針筒、成衣、廉價化妝品......等,「輸入」則以魚貨為主,少數非法走私槍械、毒品。

1984年之後,隨著中國城市經濟改革及沿海進一步開放,帶動了台商投資中國熱潮。針對這波台商熱,在李總統指示下,行政院在1990年7月頒布「對大陸經貿政策原則暨具體辦法」,目的在保障國家安全,疏導部分台商到東南亞。其中重要者如:

1994年中國三項關鍵性改革奠定崛起基礎

(一)降低企業外移壓力;短期開放更多金融商品,吸收社會氾濫游資;中長期則改善投資環境,留住諸如:技術密集、鋼鐵、機械、石化......等主力產業。

(二)引導部分外移企業到東南亞,緩解台商大陸熱。

(三)針對赴大陸投資台商產生的外部性(Externality)效果,隨國會改革廢除職業團體代表,同時要求政府主管機關,嚴格監督民間團體按民主原則產生理、監事,目的都在使中共不易收買代言人。

1994年中國進行三項關鍵性改革,奠下日後中國崛起的基礎:

(一)放棄中央計畫指令經濟,改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這將產生一個可以期待的中國國內市場。

(二)人民幣併軌後大幅貶值,使其勞動密集產品在國際市場具競爭力,奠定了「世界工廠」地位。

(三)實行分稅制,地方稅收55%上繳中央,使得中央政府有財力取代外資,獨攬鐵路、公路、機場、電站......等基礎建設與營運。

「戒急用忍」依風險分級管理,引導企業南向緩解大陸熱

在上述背景下,1996年9月14日李總統在台灣經營者大會提出對大陸投資,要「戒急用忍,行穩致遠」。經濟部隨後頒布「在大陸地區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明確界定:「高科技及基礎建設禁止,單一投資在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專案審核」,基本上這是一個依風險分級管理的做法。

換言之,對運用中國廉價勞動加工出口的中小企業,因人民幣貶值,加上靈活經營的特性,幾乎沒有風險,所以完全放開管制。至於以中國內陸市場為主的投資,使用的台灣資金、外匯不但金額大,而且風險較高,所以採專案審核方式。

禁止高科技投資大陸,主要係考量其技術移轉自政府研發單位,且是我方主力產業。而基礎建設不但投資期長,而且容易與高科技產業競逐資金與外匯,且分稅制後大陸基礎建設將由中央政府壟斷與經營,風險最大,所以一律禁止。

稍嫌遺憾是,此一政策因使用「戒急用忍」一詞,在當時被誤解為全面禁止赴大陸投資,而忽略其依風險等級管理的本意。儘管如此,正因有此政策,才讓台灣在一片大陸熱中,保住了諸如:高科技、機械、鋼鐵、石化……等主力產業。由於兩岸經濟關係,本質是隨中國經濟變化動態發展;現階段反倒是企業界主動落實「戒急用忍」與南向政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