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300萬人投保!一張保單大賺9億元 台產將靠防疫保單吃一整年?

金融理財

還記得農曆年前桃園部桃醫院爆發群聚感染事件時,當時市面上颳起一陣防疫保單的搶購旋風嗎?尤其又以台灣產物保險公司推出500元防疫保單引發民眾排隊搶保、業務員忙翻天,現在台產公司官方揭露了收件數量,合計總收件超過300萬件,若以每張保單保費500元計算,等於保費收入進帳超過15億元。

防疫保單大賣金管會向業者喊停?

由於這張防疫保單引發國人排隊搶購,甚至被外界稱之為「500元之亂」,也包含業務人員沒有辦法一一比對要保人的背景資料,或是詳細說明保單內容等行政流程的亂象。

根據台產官方的新聞稿指出,此次防疫保單初步清點共受理超過300萬件;連台灣產物保險代理發言人侯文賓也指出收件數量簡直「出乎預期」,以300萬件、每張保單500計算,等於光是這張防疫保單就讓台產收到15億元的保費。

圈內的產險人士指出,當初台產與金管會在開賣前都評估承保件數並不會太多,因此核准商品銷售,但沒想到部桃事件爆發加上保經代公司行銷手法加持,造成受理人潮短時間內大量湧入,惹來金管會頻示警,甚至出手要產險公司不准再賣。

對此,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向《信傳媒》表示,「我們沒有要求他們停售。」施瓊華解釋,業者原先在銷售之前就會設定保單的承保風險件數,業者要不要停售前就會去估計承保量,以台產來說,承保量確實比預期的快又多,「因為數量衝的太快,業者就會去討論是否該喊停,我們只是關切風險管控有沒有做好、受理過程有沒有做好保戶服務,不能因為量多就隨便拒保。」

一張保單讓台產大賺9億元,圈內人士直言「獲利很可觀」

台產公司的這張熱銷防疫保單(全名為法定傳染病防疫費用保險)由於理賠條件寬鬆,被保險人只要在契約時間內發生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等5種狀況就啟動理賠,加上保費便宜,年繳250元或500元,理賠金就分別有5萬以及10萬元,被網友比喻成是防疫「神單」。

另一名產險業的圈內人士估算,通常不論什麼險種,產險公司通常會抓費用率30%左右(含佣金及管理費等開銷費用),另外還有損失率,也就是賠償金額占保險金額的比率,通常會抓65%,但問題是台產這張保單預估的損失率肯定不會到65%這麼高,「損失率預期很低,獲利就會很可觀」。

假設損失率設定在10%的範圍,加上費用率30%左右,台產此次收了15億元的保費收入,約略就能淨賺9億元,圈內人士直呼,「台灣的防疫狀況這麼好,邏輯上損失率應該不會太高,台產應該是賺翻了。」不過,得強調的是,由於這張保單的有效期限是一年,後續發展仍得要視疫情發展而定,換言之,現在估算獲利數字確實還有些言之過早。

台產「零再保」引關注,金管會緊盯

另外,台產揭露這張防疫保單有300萬件的驚人受理件數之後,業界也關注,這張保單實際上零再保,等於風險全留在自家身上。簡單來說,再保指的就是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這是為了分散風險,因此保險公司會把一些大的承保單位再分保給另一再保公司。

據了解,原本台產評估的風險承保量設定在8萬到10萬件左右,台灣產物保險代理發言人侯文賓也指出,當初預估的保費量以及精算評估確實認為不需要再保,但後來由於「爆量」,目前已經有找一些再保公司正在洽談再保的費率以及再保條件,「金管會也有鼓勵我們去做再保的考量。」

施瓊華則是指出,風險控管的方式有很多,再保機制是其中的一種,也有可能是接了這麼多單之後,假設未來損失率很高,透過增資也是另一種方式,類似的控管方式交由業者去衡量,但站在金管會的角度,會去提醒業者應該完善風險控管,「初期還不會找他們來講,但是之後他們應該會有計畫,說明如何把這些保單消化掉。」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