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2021年2月1日發生政變,讓過去數年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脆弱民主隨之崩潰。緬甸軍政府無預警地拘禁了包含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總統溫敏在內的諸多政府高層,並且將翁山蘇姬以持有無線電通訊器材違反了《國家進出口法》等荒謬的理由判刑。
軍政府箝制媒體自由,持續鎮壓各城鎮中抗議政變的示威群眾,死亡超過上千人;西方雖言明譴責,美國也實施經濟制裁,但由於東南亞國協意見分歧,加上緬甸軍政府有中國、蘇俄撐腰,讓緬甸人民繼續生活在動盪與壓迫之中。
就翁山蘇姬來說,當初基於國內政治的安定,安撫軍政府,對境內被迫出走、遭到屠殺的羅興亞人不聞不問,還在出席國際刑事法庭時振振有詞說羅興亞人是恐怖主義份子。正如孔夫子的話:「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遠人不服卻不能用仁政來招攬他們,國家分崩離析卻無法守住,反而想著在國內使用武力,結果是,災亂起於蕭牆之內。
70萬名羅興亞人逃離緬甸
自2016年緬甸若開邦(Rakhine state)發生暴力衝突以來,緬甸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難民危機與種族衝突,根據最新統計,已有約65至70萬名羅興亞人(Rohingya People)逃離緬甸(約花蓮縣總人口數),逃到鄰國孟加拉,造成嚴重難民危機。
聯合國譴責緬甸政府對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清洗,緬甸政府完全否認,指稱政府軍攻擊的是羅興亞「恐怖份子」,尤其抨擊國際上對緬甸的攻擊都是媒體做的假新聞。
這個事件受到國際注目的是,緬甸有一位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與西藏達賴喇嘛、南非曼德拉齊名。令人不解的是,為何曾遭受政治迫害、遭軍政府長期軟禁的翁山蘇姬,在2015年領導其政黨「全國民主陣線」邁向執政,卻縱容政府迫害羅興亞人,難道連這麼具有道德高度的人權鬥士,都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權力真的如此腐蝕人心?
不只是宗教二分法的衝突
這次的種族鎮壓,西方媒體用簡單的二分法標籤,指稱羅興亞衝突是佛教徒迫害回教徒的宗教衝突,這種說法導致了土耳其、印尼等地的穆斯林包圍緬甸大使館,抗議緬甸欺負穆斯林。然而,緬甸羅興亞危機應該從種族衝突與難民危機的角度來看。
數代居住在若開邦的羅興亞人約有130萬人。在70年代孟加拉從巴基斯坦獨立之際,數十萬羅興亞難民逃入緬甸,因此大部份的緬甸人視羅興亞人為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緬甸軍政府1982年限制他們的行動自由,沒收其資產、拒絶賦予羅興亞人公民身份;至於孟加拉也視他們為非法移民,讓羅興亞人成為亞細亞的孤兒。
若開邦分離主義份子幾度挑戰緬甸政府,用武裝衝突要求獨立,飽受剝削、壓制的羅興亞人想辦法逃離緬甸。1978年,緬甸採取針對羅興亞人的「龍王行動」,導致近20萬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1991至1992年間,也發生類似對羅興亞人迫害的事件,導致25萬難民逃往孟加拉。
在逃難的過程中,羅興亞人遭屠殺、強姦的情況履見不鮮;2012年的宗教衝突,許多羅興亞人除了走陸路到孟加拉,另改走海路想到泰國南部、馬來西亞、印尼,許多難民被人蛇集團丟包拋棄、雙重勒索,命喪大海。聯合國稱羅興亞人是「世界上最受迫害的少數民族」。
解讀翁山蘇姬的立場
身為人權鬥士的翁山蘇姬,此次沒有力挺被壓迫的羅興亞人,反而與壓迫的軍政府沆瀣一氣,引發國際社會的譴責與議論,然而從殖民歷史的脈胳、緬甸長期軍政府統治的遺風、沒有深根的民主政治文化等三個面向,可以了解翁山蘇姬的無能為力與羅興亞人的困境。
衝突根源:殖民歷史劃下的裂痕
羅興亞人長期居於緬甸若開邦與孟加拉邊境,主要信奉伊斯蘭教,講孟加拉語系。英國19世紀佔領緬甸後,安排印度殖民地勞工到若開邦工作,加上部分孟加拉人趁機移居緬甸,導致羅興亞人族群背景複雜,也不團結。
1920年代,緬甸開始有脫離英國的民族獨立運動,英軍由英屬印度,如孟加拉穆斯林組成游擊隊,也包含羅興亞人,因此羅興亞人在若開邦北部不僅是優勢族群,還在與當地緬甸民族主義分子對抗中,屠殺許多緬甸以佛教徒為主的村落。
因此翁山蘇姬的父親、緬甸民族英雄翁山將軍,與日本結盟來對抗英國殖民時,英軍用來打擊緬甸人的大多是孟加拉穆斯林。也可以說與翁山將軍對抗的就是羅興亞的穆斯林,翁山蘇姬不同情羅興亞人有其歷史根源。
緬甸1948年獨立後,羅興亞人一度組織武裝分離活動,直至1961年才結束,加劇緬甸人對羅興亞人的不信任。這些內戰與動亂的起源,其實是西方列強殖民的後遺症,羅興亞人與緬族構成緬甸這個國家,並不是依據民族聚集的分界,而是西方殖民者的勢力劃分的結果。
緬甸長期軍政府執政,軍權壓制暴動
羅興亞人武裝活動並沒有停止,2017年暴動的導火線,是一批羅興亞武裝分子,稱為若開羅興亞救世軍(Arakan Rohingya Salvation Army,ARSA),襲擊警崗,造成12人死亡,還被質疑與伊斯蘭國(IS)有關,引發軍方以執法打擊恐怖主義為名出兵鎮壓報復。
按照緬甸政府的權力邏輯,既然是國內恐怖主義的國內安全問題,依照憲法的規定由軍方、而不是警方出面,軍政府處理方式就是強力鎮壓,讓翁山蘇姬領導的政府當局無權置喙,翁山蘇姬似乎也表達執政者無能為力。
翁山蘇姬個人政治考量
緬甸人有七成是緬族,如前所述,緬甸人視羅興亞人為非法移民至緬甸的孟加拉人;國際對羅興亞人的同情更加引起緬甸人的反感。基於長遠的歷史仇恨,一旦翁山蘇姬表態支持羅興亞的穆斯林,無異鼓勵緬甸其他割據的少數民族獨立。
此外,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基礎仍不穩定,由於佛教徒佔緬甸人口九成,翁山蘇姬不敢力挺羅興亞人,關係國內佛教徒對全國民主聯盟的支持度。
Ballot?或Bullet?
然而,暴力絕不是治世良方,西方民主國家大加撻伐緬甸對羅興亞人的迫害,緬甸以假新聞駁斥則是駝鳥心態,不僅減少外國投資的意願,也無助解決動亂。
西方民主國家國內不是沒有少數民族要求自治或獨立,但民主國家能做到的,就是用選票(ballot)取代子彈(bullet),用民主制度,例如給予高度自治權、公民投票、以憲法保障少數民族的參政權,來取代用暴力解決衝突,緬甸民主才剛起步,在容忍差異、協商民主等民主文化還未紮根時,想要終止羅興亞人苦難似乎還遙不可及。
然而羅興亞人引發的人道主義危機,除了人道救援組織,東協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 ARF)與區域大國中國、印度都不應該以「不干涉他國內政」為由而作壁上觀。
尤其中國與印度針對區域經濟合作的論壇 BCIM(Bangladesh–China–India–Myanmar Forum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BCIM),想要搞好經濟,區域安全與邊界的和平穩定是前提,羅興亞人的人道危機,正是中國與印度展現區域大國人道救援與匡時濟世的最好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