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受傷怎麼辦?別怕 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拯救膝蓋

書摘

膝蓋前側疼痛是籃球運動中最常見的膝蓋問題之一,通常不是一次的傷害事件所造成,而是長期過度使用所造成的慢性傷害。籃球運動中需要很多衝刺、跳躍、快速變換方向、急停轉身等動作,對於膝關節的負擔非常大。如果訓練或比賽強度超過負荷,就有可能產生膝蓋前側疼痛;若是再加上髖關節或大腿肌群肌力不足、或者在打完球後沒有進行適當的伸展運動或肌肉放鬆,更是會增加前膝疼痛的風險。

造成籃球運動員前膝疼痛的可能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髕骨肌腱炎/病變」以及「髕骨股骨症候群」;前者俗稱「跳躍膝」,最明顯的症狀是在跳躍時會出現膝蓋疼痛;後者則是在蹲、或是上下樓梯時會有疼痛。

髕骨股骨症候群是什麼? 

髕骨也就是俗稱的膝蓋骨,和股骨(大腿骨)形成了一個關節,稱為「髕骨股骨關節」。(圖片來源/大塊文化)

在膝關節彎曲或伸直時,髕骨會沿著股骨內髁與外髁所形成的軌道中往下及往上移動,但如果髕骨滑動軌跡不正確,會造成局部的關節面壓力不正常的增加,導致疼痛產生,常見的症狀是在奔跑、蹲低左右側移的時候出現膝關節附近的疼痛,膝蓋彎曲角度越大症狀越明顯,嚴重時會影響上下樓梯、下蹲等功能,這些症狀統稱為「髕骨股骨症候群」。

這些因素都會讓你受傷,尤其女生特別要小心!

「髕骨股骨症候群」通常不是單一因素所引起的,常見的危險因子包含下肢肌力不足、髕骨附近的肌肉不平衡、動作控制不佳、扁平足等等,髕骨的滑動軌跡會受到下肢本身的結構或位置、股四頭肌肌力、膝蓋外側的髂脛束等因素影響。

在正常結構中,由於下肢骨骼排列以及形狀的關係,髕骨的位置會比較偏向外側,此時如果位於膝蓋外側的髂脛束太過緊繃,可能會導致髕骨的滑動軌跡更往外偏移,導致髕骨與股骨外髁的摩擦,此時可能會聽到清脆的「喀啦」聲,若再加上股四頭肌的肌力不足,導致關節面的壓力不正常的分布與增加,就可能產生疼痛。

除了膝蓋附近的肌肉外,也需要考量髖關節的部分,髖關節的外側肌群包含髖外轉肌和外展肌的肌力若較差,會導致在跑跳等運動時,下肢排列更為接近X形,相對來說,髕骨的位置會更為偏外,增加「髕骨股骨症候群」的風險。最直接的檢測方式就是,讓疼痛腳做出單腳微蹲的動作,觀察膝蓋是否會往內偏移。

「髕骨股骨症候群」在女性籃球員的發生比率比男性高,除了女性先天生理結構上較容易讓髕骨往外偏移之外,肌力與下肢動作控制較差也是影響因素,例如在起跳落地時,女性籃球員較容易有膝蓋往內偏移的動作。

單腳微蹲測試

左圖為一般正常的單腳微蹲姿勢,右圖為髖關節外側肌群無力,或下肢動作控制不良者會出現在姿勢。(圖片來源/大塊文化)

一般單腳微蹲姿勢中,骨盆會保持水平、膝蓋正對著腳尖(如左圖),但若髖關節外側肌群無力,或下肢動作控制不良,則在做單腳微蹲時,膝蓋會往內側偏移、骨盆會傾斜(如右圖),容易造成髕骨股骨關節壓力變大,增加髕骨股骨症候群的風險。

用簡單的運動訓練來對抗「髕骨股骨症候群」

造成髕骨股骨症候群的危險因子有很多,相關的治療與訓練,會根據每個人的狀況不同而有所調整,主要的目標是症狀控制、加強不足的肌力以及柔軟度、以及下肢動作控制訓練。一般來說,針對性的運動訓練就能看到很好的效果,通常需要8-12周左右的訓練期,就能有效的降低前膝疼痛的症狀。

症狀控制

前膝疼痛的症狀會受到膝關節角度與活動情形影響,通常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感受到疼痛,而是在下蹲、上下樓梯、起跳或落地時才會出現疼痛症狀,疼痛的程度大多為輕度到中度,較少有劇烈疼痛的狀況,通常只要避開會疼痛的動作或姿勢,就能控制症狀,但如果局部已經有一些發炎情形,出現紅、腫、熱、痛,表示局部的壓力已經造成附近組織的刺激與發炎,例如滑膜發炎等,此時就需要透過服用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物、局部冰敷等方式來減緩發炎反應。

下肢肌力訓練

以大腿肌群來說,股四頭肌與膕旁肌群的訓練對於減緩疼痛同樣重要;髖關節的外轉肌及外展肌也是減少膝蓋壓力、改善症狀的重點肌群。

訓練方法大致上可分為「開放鏈運動訓練」和「閉鎖鏈運動訓練」;以一般的肌力訓練原則來說,建議每周進行至少3次的訓練,每次做3-4回訓練運動。

開放鏈運動訓練

較能針對單一較弱的肌肉群進行肌力訓練,訓練時關節動作較為單一。

閉鎖鏈運動訓練

較具功能性的一種訓練方式,訓練過程中並不會只用到單一的肌肉群,而是涵蓋多組肌肉群的相互協調。

直膝抬腿訓練

(圖片來源/大塊文化)

目的是訓練大腿前側肌群,主要是股直肌。躺姿下將健側腳彎起踩在墊子上,將訓練腳的膝蓋伸直,並往上抬高至45度角,可根據能力停留5-10秒,重複10-15下。

側抬腿訓練

(圖片來源/大塊文化)

訓練臀中肌,出力時應感覺臀部外側偏後方有肌肉緊繃感。若要訓練右腳,左側躺後將右腳膝蓋伸直、讓身體與右腳呈一直線,將左腳曲起以維持身體穩定、不晃動,將右腳往側邊抬高,並依個人能力將腿抬至水平或水平以上30度左右停留5-10秒,重複10-15下。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