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費爭議頻發 全國正副議長北上陳情 韓國瑜:不分黨派皆受困 盼修法突破

政治

隨著近期地方議員及中央民代接連因助理費爭議被查辦,全國正副議長聯誼會今日集結北上,正式拜會立法院長韓國瑜,力促「助理費除罪化」修法。這場會議不僅是地方議會對中央發出的強烈呼聲,也反映出助理費問題長期困擾各縣市民代的現實。韓國瑜在會中強調,助理費爭議不分藍綠白,已成為民代問政的共同難題,期盼此次拜會能成為修法突破的契機,凝聚共識並推動立法。

助理費案已成歷史共業,地方議長陳情盼除罪化

今日下午,全國地方正副議長聯誼會一行人浩浩蕩蕩抵達立法院,參與者包括台北市議長戴錫欽、新北市議長蔣根煌、台南市議長邱莉莉,以及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彰化縣、屏東縣、宜蘭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議長,還有桃園市、高雄市、台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副議長,共計17個縣市的正副議長或代表出席,僅嘉義縣市、花蓮縣、台東縣因故缺席。

這場拜會的背景,源自近來助理費詐領案件層出不窮。例如,台北市議員陳怡君及民進黨立委林宜瑾、林岱樺以及新竹市長高虹安先後捲入相關爭議,讓助理費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本屆22縣市共910席地方議員中,已有28人因涉嫌詐領助理費被調查,顯示此問題已成為地方議會的「歷史共業」。全國正副議長聯誼會早在今年2月24日的會議中,便提出修法建議,計畫比照過去國務機要費除罪化的模式,鬆綁助理費使用範圍,盼能為民代解套。

韓國瑜:盼跨黨派共識突破困境

韓國瑜在會中致詞時坦言,助理費問題如同一道檻,讓各縣市議長「心中始終有個點過不去」。他說:「不分藍綠白,大家都被這個問題困擾,背後還有很大的民意壓力。」為此,立法院早在半個月前便指示法制局局長郭明政及秘書長周萬來展開研究,希望找出解決之道。韓國瑜強調:「今天我們嘗試性地看看,能否跟大家一起交流,做出最好的突破,進而達成共識並完成修法。」

新北市議長蔣根煌也在受訪時表示,助理費修法是全國議會的共同心聲。他舉例說,議員常與國外議會交流,如日本議會僅匡列一筆額度供議員自由運用,不設繁瑣限制,「國外都是這樣做,我們希望中央也能參考。」蔣根煌透露,此次拜會將正式向韓國瑜提出修法建議,盼能比照國外經驗,讓助理費使用更具彈性。

助理費修法進展:從補助調整到除罪化訴求

事實上,助理費問題並非新鮮事。近年地方議員服務型態日益多元,助理工作內容也隨之擴展。為因應此趨勢,立法院去年6月19日三讀通過「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修正案,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大幅調高助理補助費,直轄市議員每月從24萬元增至32萬元,縣市議員從8萬元增至16萬元,終結24年凍漲困境。此外,新法取消公費助理聘用員額上限,規定直轄市議員每人至少聘6人、縣市議員至少聘2人,並新增日薪助理制度,月總支出不得超過助理補助費的四分之一。

補助費調整之外,地方民代為民服務費也同步調漲,直轄市議員從每月2萬元增至4萬元,縣市議員從9000元增至2萬元,鄉鎮市民代表則從3000元增至5000元。然而,即便補助額度提高,助理費爭議仍未平息。全國正副議長聯誼會因此在2月提案,建議中央修正「會計法」第99條之一,比照過去國務機要費除罪化模式,將未進入私人帳戶的助理費使用範圍放寬,避免民代因法規不明確而誤觸法網。

地方民代心聲:助理費限制不符現實

蔣根煌指出,現行法規對助理費的限制過於僵化,難以因應地方議員實際需求。他說:「議員工作繁雜,從民眾陳情到與政府溝通,甚至協調地方事務,助理的角色很難明確定義。」他認為,日本等國的「大水庫理論」值得借鑑,即由議員統籌分配費用,只要不流入私人帳戶,可用於人事、事務、房租或水電等公務開銷。

台北市議長戴錫欽則感謝立法院去年修法,讓助理薪資更合理,得以留住人才。他回顧去年2月22日,台北市議會跨黨派代表曾向韓國瑜請託,解決民代條例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最終在6月完成三讀。「這不僅調高助理薪資,還把出差補助、加班費及勞健保納入,讓政治更親民、更理想。」戴錫欽說。

助理費詐領沉痾:人頭助理成陋習

儘管法規不斷修正,助理費詐領問題仍屢禁不止。以南部某市議員為例,其以人頭充當助理詐領逾10年,金額高達500餘萬元,一審被判10年6個月,二審認罪並繳回犯罪所得才獲減刑。類似案例顯示,人頭助理並非偶發,而是地方議會行之有年的陋習。

地方民代常以「一人當選,全家服務」為口號,助理多由親友擔任,卻也衍生出詐領爭議。新竹市前市長高虹安助理費案更因高院裁定停審並聲請釋憲,引發各界關注。雖然大法官最終不受理釋憲申請,但此案凸顯助理費規範的模糊地帶,讓民代問政處處受限。

為民服務費不足,助理費成補貼?

地方議員詐領助理費的動機,部分源自為民服務費不足。以台北派系資料顯示,本屆全國910席議員中,近70人涉弊案,其中助理費案占大宗。北市議員每月2萬元的為民服務費,需涵蓋服務處租金、水電、禮金、慰問金等開銷,遠遠不敷使用。議員常需跑紅白場、贊助地方活動,2萬元甚至不夠一天花費,助理費遂成為「實質補貼」的來源。

內政部雖否認助理費屬議員薪資,但此立場與現實脫節。高虹安案停審後,地方民代紛紛要求比照辦理,顯示修法勢在必行。專家建議,內政部應從根本檢討制度,而非僅提高補助額或提供範本,否則助理費爭議恐難根除。

修法路漫漫,司法與民意交鋒

助理費除罪化訴求,反映了立法與實務的落差。過去特別費與國務機要費修法花費多年,如今助理費問題再起,是否三度除罪化尚無定論。韓國瑜今日的表態,顯示立法院願意正視問題,但要達成跨黨派共識並完成修法,仍需各方妥協。隨著司法判決輕重不一,民代與民眾的信任危機加劇,修法成敗,將是對政府治理能力的一大考驗。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