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4年前車馬費弊案再被挖出 文化部長李遠:一個月完備內控機制

文化產業

中央廣播電台4年前發生車馬費造假爭議,當時文化部要求央廣委外調查,可是相關報告至今仍被列為「機密文件」,廉政署近期展開調查發現,有多達2千筆領具有問題,包括節目集數不相符、節目來賓不對、偽造簽名等情形。

今(27)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開會,多位藍委針對此問題詢問文化部長李遠,他表示,自己在文化產業工作50年以來,接觸非常多機構,裡面長期累積問題,他也覺得蠻痛心,承諾會在1個月內提出完整內控說明、並責成文化部次長王時思負責相關調查。

央廣4年前車馬費弊案再度被挖出,立委喊別變成「文化布」

近日央廣4年前的弊案再度被挖出,當時文化部要求央廣委外調查,央廣於隔年1月把調查報告送到文化部,卻被列為機密文件,近期廉政署展開調查後,相關內容才曝光,包括其中6697筆領據有高達2855筆為異常,比例高達43%。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直指,以前是「國防布」,不希望現在變成「文化布」,遮羞布的「布」,不應該是一個機密報告。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亦質疑,當時列為不公開是誰的決定?央廣董事長賴秀如表示,因為有會計師的資料,有非常多的個資,而且有些人不見得違法,所以當時董事會除了向文化部之外,並沒有對外公開。

李遠責成王時思負責、1個月完備內控查核機制

洪孟楷強調,廉政署有廉政署的工作,但文化部自己內部也應該要有調查作業,李遠才表示,將責成王時思,由次長層級來負責。

國民黨立委萬美玲則要求,應該要有內控查核機制,李遠承諾1個月內完成沒問題。

不過,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則抱屈,認為央廣如果有弊案當然要查,但弊案已經在調查中,不應該有政治干預。他指出,央廣這幾年做了很多過去央廣做不到的事,比如強化國際的連結、成立新聞部中國小組傳達正確的華人聲音、強化媒體識讀、防範認知作戰等,不要因為單一弊案,就打趴央廣,背後的政治意圖又是甚麼,應該給努力的同仁合理的評價。

賴秀如表示,對於過去曾經有過的不妥行為非常遺憾,在這幾年已經完全改善,而且現在文化部針對這個案子還在管控當中,是每年用放大鏡在做檢視,目前沒有新的情況。

近十年藝文工作者年薪成長僅4%,多數人還要先預扣10%所得

另外,李遠日前出席民進黨「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會時,拿著碗公上台,強調文化人不是要飯的,他要把「討飯的碗公變成文化的聚寶盆」。

但柯志恩直言,文化工作者可能連「聚寶盆的邊都摸不到」。他指出,近十年來藝文工作的年薪僅約45萬到53萬,相比之下服務業年薪增長24%,創作及表演藝術業才增與4%,藝文工作與服務業的薪資差距,從2013年的9%到2023年已經擴大至26%。

其中,文化產業的一個特性是自營作業者多,我國約21萬文化產業工作者中,自營作業者近8萬人(32.41%)、,受雇員工13萬3023人(63.76%),但只要單筆收入超過2萬元,撥款時公司就必須依法預扣10%所得與二代健保,讓他們的生活備感壓力。

「他們的預扣所得跟周杰倫、蔡依林一模一樣這樣公平嗎?」柯志恩說,要求文化部跟財政部了解一下,為基層文化工作者採取行動,給一個更好的環境。

召委葛如鈞則說,「您當然不是要飯的是煮飯的,要讓整個文化產業蒸蒸日上」,他表示這次凍結的5億中有4億,也就是8成都可以書面解凍,只要文化部書面報告送進來,這些錢立刻可以使用,文化部到底何時才要送進來?

另一名召委、民進黨立委林宜瑾則抱屈,國民黨韓國瑜主政的立法院2月19日才送出國家總預算,現在馬上就要交報告,難道要向國民黨一樣提案都亂寫一通嗎。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