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色經濟來襲》春節期間 長輩的消費力可能高於年輕人

高齡化

鄰近春節時分,家家戶戶都洋溢著迎接「新年到」的氛圍,除了到每年必去的年貨大街辦年貨以外,各公司行號也開始準備要送員工、客戶、合作夥伴的年節禮品。

不過,在這波春節購物潮裡,除了多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中壯年族群以及各企業以外,還有一波消費力雄厚、有錢又有閒的「橘色勢力」正在崛起。

橘色經濟:人生50才開始

橘色商機的概念起源於成大生醫學系教授鄭國順,過去提到高齡經濟總是偏向醫療方面,目前台灣55以上的中高齡族群高達650萬人,年齡層介於55到64歲的熟齡族群有高達9成的人能夠活動自如、尚且無急迫的健康照護需求,因此鄭國順認為,若以季節四季來劃分人生階段,這群人承接著熱情炙熱的夏季,又還沒到達垂垂老矣的冬季,正值舒適自宜的秋季,如同楓葉般成熟燦爛,也因此有了「橘色商機」的說法。

根據國發會的統計,這群介於55到64歲的中高齡族群一年平均可支配的網購金額達2萬5千元,甚至較全國平均的1萬6千元高出許多。不過,和過去認為需為高齡族群設計專屬產品的思維不同,國發會調查發現這群熟齡族群價值觀多元,願意學習新科技,也較年輕人懂美食、嘗品味,最重要的是,他們相當有餘裕投資自己,無論穿著打扮、還是知識涵養,都更懂得如何經營自己。

宅經濟當道,楊志良:老了,但不能廢了

而從年節時分來看,或許受限於今年年假天數較少,高發會調查,今年春節期間約8成的熟齡族群選擇「宅」在家裡,從事玩撲克牌、打麻將、看看影集等休閒娛樂。對此,高發會理事長、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強調「老了,不等於廢了」,強調老年人不只要在地安老,更要「活躍老化」,別老是宅在家裡,應多把握社會參與的機會,多和家人、三五好友出門走走。

多數的長輩在過年期間傾向於宅在家裡。(製表/薛如真)

不過,即便現下許多長輩喜歡待在家裡,許多老人家也很會自己找樂子,除了上述的娛樂以外,也有許多長輩選擇桌遊、唱卡拉OK、泡茶品酒等等休閒娛樂。

僅次於宅經濟的,便是春節期間必定在名單上的年菜經濟、禮品經濟、旅遊經濟等等,過年家家戶戶都習於「吃好料,過好年」,而高發會的統計的數據也指出,相較於2005年的12.6%,10年過去了,目前已有48.5%的高齡者能夠接受上餐館或是外叫餐廳年菜,也有相當比例的長輩願意從網路、電視購物訂購外賣年菜。

春節期間,長照不打烊

除上述娛樂、節慶性質的經濟需求之外,一大需求也指向家事需求。在華人習俗中,習慣在除夕以前將屋子的裡裡外外都大掃除一番。不過,在高齡族群中,可能受限於傳統觀念,認為大掃除仍應親力親為,因此僅約12%的長者願聘請家事清潔人員做家務外包。

不過,除了沒有急迫性的家務外包以外,許多家中有照護需求的民眾最關心的仍是過年期間長照服務是否仍會運作?對此,衛福部表示春節期間長照服務不中斷,不過由於長照專線1966在過年期間暫停服務,因此有需要的民眾必須在農曆春節到來前先撥打專線預約喘息服務、居家照顧、日間照顧、交通接送等服務,以利相關單位調度人力。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