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台以來,意外不斷,雖然新手上路,難免手忙腳亂,但感覺頻次比平均值高了一些,三天兩頭就要危機處理一下。一直處在「危機狀態」,讓英全體制很難從容、優雅地展現專業治理長才。但隨著民意對新政府的「悶領導」、「慢改革」愈來愈不耐煩,蔡英文也愈來愈常站上第一線滅火,搶救林全閣揆。
小英邁向總統之路的穩定力量
「你無法想像八年前的小英有多無助,因為使命感,接下了超過她政治能力所能負荷的工作,是林全透過智庫,把一些卸任政務官、產業界、學界凝聚在一起,在小英身邊扮演『穩定的力量』……」
當了黨主席之後,小英才開始學做黨主席。資深政治幕僚說,民進黨裡個個是政治高手,精於政治算計,專業幕僚出身的她,顯得格格不入,自然和路數相近的林全相處起來最沒有壓力,「對研究、學習很有興趣的她,林全言之有物,很對她的脾胃!」
初涉黨務,小英花了七分力氣在政策文宣、三分在行政和組織,其中政策、文宣八二開,行政、組織又各半,只有在選舉期間,文宣、組織的比重會多加一些。換句話說,負責政策研究的林全,是小英過去八年來最倚重的人,林全的想法,一點一滴、潛移默化影響了小英的思維,這樣的生命歷程和革命情感,外人很難體會。
林全做兩年,陳菊、賴清德接力
了解內情人士透露,正是這份信任感,小英勝選後籌組執政團隊,閣揆的第一人選就是林全,但因林全有很多顧慮,小英只好向外求才,找了幾個月又繞回原點,最後林全會答應,是兩人有個密約,就是「財金領域林全最懂,小英全部放手」,但「小英希望林全至少能做兩年」,等2018年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兩屆任滿,從中找一位接任閣揆,不希望黨內為了南高兩都市長太早內戰。
這樣的英全體制運作模式,也就成了過去那三個多月大家看到的各種情況。林全在財金領域自外於民進黨,用他覺得好用的人,不論是財政幫、舊官僚,還是老藍男,民進黨人罵翻天,他也不為所動。而且民進黨中央派出去的政治機要大軍,也在財金部會止步。至於林全重用的人,在外面有什麼人際脈絡,或這些人的親朋好友有什麼「藉勢藉端」的行為,民進黨人永遠後知後覺,聽到後氣得半死。「這一塊是民進黨的禁區!」核心幹部表示,「嚴格說來,民進黨並不是完全執政。」
財金領域是民進黨禁區
不過,林全倒是謹守本分,在財金領域之外的,他全部概括承「配合演出」,副院長林錫耀送來的人事,他不會過問就出手;非財金部會出的紕漏,他也會閒聊座談、接受採訪,幫忙去化一點外部壓力。
「小英只有在承受太大黨內壓力時,會透過劉建忻、林錫耀和洪耀福去協調一下,但還是信守對林全的承諾,不會越界。」黨內人士觀察,這也是英全兩人可以歷經多次危機,還能有默契繼續合作下去的理由。
而小英為了怕林全提早「陣亡」,看他左支右絀、快無力招架時,也只好自己跳下來解決問題。因為她練了八年的政策功夫,對很多支持者做出具體承諾,她必須有一些改革作為兌現自己的選舉支票,也就自己捲起袖子動手做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