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美國股市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奧瑪哈賢者」(Sage of Omaha)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掌管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竟然出手買進蘋果(Apple)的股票,表面上這似乎只是另一次危機入市的理論實踐,但巴菲特曾多次表明他對科技股沒有興趣,為何這次會突然破例?
原來這根本不是他做出的投資決策!
根據富比世(Forbes)報導,波克夏公司在稍早前已向華爾街日報證實,投資蘋果是該公司內部某位年輕人的主意,巴菲特並未主導該項決策。事實上,隨著巴菲特年紀漸長,雖然他對波克夏公司的投資決策仍握有最後的決定權,但他也逐漸開始讓底下的年輕人有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
巴菲特逐漸交棒給年輕人
以波克夏公司持有的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為例,波克夏副董事長Charlie Munger最近在一場股東大會上便表示,通用汽車其實是跟在巴菲特身邊的一位年輕人看好的投資標的,而巴菲特由於在年輕時就不喜歡被年長的人指揮,因此他選擇尊重那位年輕人的意見,至於Munger本人則根本無法理解為何要投資GM。
當然,如果從價值投資的理論來看,不論是蘋果或通用汽車似乎都是絕佳的價值投資標的,目前蘋果的市值僅是其不計利息、稅項、折舊、攤銷後淨利(EBITDA)的4.4倍,在S&P500指數成分股當中僅有15支個股低於這個數字,至於通用汽車的市值/EBITDA比更是低到只有2.75倍,在500支成分股當中敬陪末座。
慎防價值投資陷阱
但這當中就牽涉到所謂的價值投資陷阱(value trap),也就是雖然一家公司在當下的價值似乎遭到低估,但或許由於該公司身處夕陽產業,或著市場正有更多強力競爭者加入,也有可能該公司本身失去創新成長能力,因此該公司當下的股價其實正是反映出投資人對於未來前景的看法。
就如同汽車產業目前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革,Tesla與Uber的出現讓傳統汽車公司面臨強大威脅,使得投資人對於通用汽車能否跟上這一波新的趨勢感到疑慮;而對蘋果來說,雖然其過去十年靠著iPhone與iPad創造了驚人的獲利成績,但如今不論是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市場都已經趨於飽和,蘋果最新一季的財報也已經證實了這一點,且庫克領導下的蘋果似乎也端不出讓人驚豔的創新產品,凡此都再再顯露出價值陷阱的徵兆。
一個失去創新與領導市場能力的蘋果,你還會對這家公司產生興趣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