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原本預估此次縣市長選舉可能小輸作收,沒想到,選民不但不想只給「小輸」就結束,而是給個「大輸」狠狠賞臉民進黨。為什麼從原本的小輸變大輸?選前民進黨內各派系的動作或許可秀出一些端倪。
其實,為了準備迎戰2016完全執政以來的第一場選戰,民進黨各派系在各縣市的爭奪戰早就已經在檯面下較勁,但顯然初選的過程刀刀見骨,讓體質原本相當健全的民進黨,已經感冒了。
抵抗力弱,碰上寒流就容易感冒
一個黨跟人是一樣的,感冒時的抵抗力就弱,病毒或是寒流來時,就更容易加重病情,原本蔡英文總統執政近2年來,就沒有做出讓人民有感的政績,等於沒有讓民進黨吃下抗生素,無力抵抗病菌,再加上諸多「改革」所惹來的民怨,更沒有讓民進黨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每天仍然東奔西跑,終於在11月24日這一天晚上,病情加重,直接送加護病房。
民進黨在各縣市的選情不一,有的地方體質較好,有的體質較弱,較弱的縣市甚至只碰到小病菌,立即就被擊垮,而原本體質是強的,則因為黨內派系覬覦者眾,在初選階段就把體質搞壞了,宜蘭就相當典型,另外就是高雄,台中、彰化,其實也有類似問題。
台南是一個可以與各縣市做評比的標準,黃偉哲在黨內初選時,與其他4位立委角逐,特別是與陳亭妃的競爭很激烈,黃偉哲原本派系色彩不明顯,初選後期與新潮流系合作,最後擊退隸屬正國會的陳亭妃,但裂痕已經出現;不過黃偉哲懂得彎腰,在蔡英文見證下向陳亭妃道歉,至少黃偉哲有了正國會這個朋友。
黃偉哲與新系合作,陳其邁沒有
不只如此,黃偉哲也與新系、賴派建立更全面的合作,使得他自己的「體質」相對較好,有較強的抵抗力對抗病毒,因此當這股「討厭民進黨」風吹到府城,他還能夠頂得住,也剛好他的對手高思博,實力不是韓國瑜那樣的超級寒流。
高雄的陳其邁碰到超級寒流,把民進黨的基本盤輸光,創下20年來得票率的新低紀錄,連根基更穩、執政30年的原高雄縣也棄械投降,這是本身體質有問題,才會連坐救護車的時間都來不及。
陳其邁的虛弱體質,來自好幾個方面。首先,初選過後,他沒有跟黃偉哲一樣與派系合作,陳其邁與新菊系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他與新菊系,或是說新菊系對他沒有親密的關係,連親近兩字都談不上,這是多年累積下來的情緒,雙方心照不宣,卻也不去面對解決。陳其邁或許和新菊系的做事方式不太一樣,所以他選擇打自己的選戰。
宜蘭、台中,派系之間的關係都很緊張
宜蘭陳歐珀的情形也是類似,初選時多方人馬競逐,直到陳金德代理縣長的紛擾,凸顯了一個「不團結的民進黨」印象,即使選戰後期陳菊到宜蘭重新布局,派系間已是貌合神離,時不我予。
台中的林佳龍,上任後也在市政方面與黨內派系處於某種程度的緊張,面對盧秀燕把選情逼近,情況仍未完全改善。
在彰化縣,魏明谷亦然,他所屬的新系,與其他派系的民代也處得不睦,黨中央指派副秘書長徐佳青監督選務,大老利錦祥操盤選戰,都改變不了體質不佳的本質。
在新北市,蘇貞昌的蘇系與新系聯手,打出極為好看的球風,但是在黨內初選階段,就與英系、正國會卯上,競選過程並沒有全盤融入各派系的力量打團體戰,何況是碰上具有綿密警察系統人脈的侯友宜。
台北市的姚文智,就更不用說了,他不是與派系交惡,而是派系普遍看衰他,有的為了搶柯粉的選票,紛紛避免跟姚文智貼太近,這種「另類抵制」的方式,要打出漂亮的選戰是很困難的。
台灣最大黨—討厭民進黨
有人說,民進黨的慘敗,並不是國民黨做對了什麼,而是民進黨做錯了什麼。國民黨幾乎快一無所有,但是韓流來時大家互相取暖,至少是團結在一起打仗;民進黨沒有領頭羊,想「連線」也是挑對自己有利的對象,跟2014年的景況很不同,且執政縣市又過於相信政績牌,忘了地方政績更容易受中央施政拖累。
國、民兩黨內部,有時會團結、有時會因內鬥而分裂,民進黨接連兩次大選獲勝,資源多了之後,想搶食的人與派系也就多了,在所謂的「西瓜縣市」,初選戰成一團,如同連續熬夜好幾天不睡覺,再強壯的人也撐不住。
但推倒民進黨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在於蔡英文因執政所惹出來的「民怨」,她大失民心,這股積怨藉著韓流,透過「台灣最大黨—討厭民進黨」之風,都一股腦兒宣洩出來,綠營體質不佳的縣市,災情就無一倖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