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帶一路再踢鐵板 馬來西亞宣布取消東海鐵路合作案

國際政治

馬來西亞的東鐵(東海鐵路項目,簡稱東鐵)停工半年後,馬國經濟部長阿兹敏.阿里(Azmin Ali)在今年1月26日宣布取消與中國交通建設公司簽署的200億美元東海岸鐵路項目(East Coast Rail Link)。

東鐵是中國在馬來西亞推動「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堪稱中馬史上最大的貿易合作項目,東海岸鐵路項目涉及建造一條全長688公里的鐵路,連結馬來半島東岸的南海和西部海岸巴生港的海運航線,巴生港為馬國最大港口,東鐵已在2017年開工,預計於2024年完工,但是這一切在大馬大選變天後出現變數。

2018年5月20日,大馬新任總理馬哈迪上台,東鐵隨即遭到勒令停工,當時完成度僅有14%。

若繼續興建東鐵,大馬每年將負擔37億台幣利息

如今,東鐵項目已從停工變成取消,馬來西亞經濟部長阿茲敏上周六指出,東鐵項目造價太昂貴,超過政府負擔能力,因而取消東鐵項目。他還表示,通過書面聲明宣布停建東鐵,比較洽當,但仍歡迎來自中國的所有形式的投資,只是將根據具體項目逐一審議。

他還說內閣1月24日針對東海岸鐵路項目最終作出取消的決定,因為如果硬要實施這個項目,馬來西亞將要每年支付5億令吉(約1億2100萬美元,相當於37億台幣),馬來西亞無力承受。

阿茲敏表示,停建東鐵衍生的賠償金額將由財政部調查和確認,以確保相關費用不會影響馬來西亞的財政狀況;馬國財政部長林冠英周日(1月27日)表示,馬來西亞將於本周正式宣布取消中國資助的810億令吉(6150億台幣)的東鐵項目。

有報導說,馬來西亞曾經試圖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也已收到多項提案,但是最終認定中國交建的東鐵太貴,也尚未決定是否會為該鐵路項目指定一名新的承建商。

東鐵是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Najib Razak)政府與中國關係升溫時,所簽署一系列由北京資助的項目之一,儘管中國宣稱開展「一帶一路」倡議將改善沿途國家的基礎建設 ,給世界帶來好處。然而,批評人士表示,其中許多交易缺乏透明度,加劇貪汙腐敗的猜疑,這些交易是為了償還被納吉布貪汙的國家主權基金一馬基金(1MDB)所虧空的大量債務。

中國下半年在東南亞投資計畫金額暴跌82%

此外,很多西方質疑中國開展「一帶一路」計劃另有所圖,是為了擴大其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存在。與此同時,很多國家批評說,「一帶一路」項目給很多國家帶來巨大的主權債務風險,一些國家參加「一帶一路」基礎建設項目為背上沉重債務,沿路窮國開始擔心等待鐵路、港口、機場等項目完工後,無法償還對中國的巨額債務,將被迫長期出租這些設施給中國,像南亞的斯里蘭卡就是為了償債10億美元,將戰略港口漢班托塔(Hambantota)租給中國99年。

因此,馬來西亞等東南亞開始抗拒「一帶一路」投資,緬甸也為了減輕債務,削減中國在孟加拉灣皎漂港(KyaukpyuPort)的投資,導致中國在東南亞的超大投資計畫2018年下半年大減至12個項目(計畫),涉及金額39億美元,比2017年同期33個項目和220億美元分別重跌64%和82%。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