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權證當沖嗎?何不靠它拯救台股低量

資本市場

台股近幾年來成交量直直落,然而只要用少量資金就能參與股市交易,同時槓桿效果較大的權證近幾年來卻成為市場新寵兒,這幾年來權證發行檔數幾乎都超過2萬檔。與冷清的台股相比,權證交投相對熱絡,也讓近期市場上再度出現「開放權證當沖」救台股成交量的聲音。

券商避險部位進出帶動大盤成交量

權證市場自1997年開放至今已邁入第二十年,根據券商公會統計,去年權證交易的日均量為22.71億元,占整體大盤交易量比重2.26%。雖然和2014年權證交易市場的高峰占大盤比重2.95%,以及2015年的2.85%相比,表現衰退,不過去年權證交易人數仍有9.2萬人,可見市場有一定的熱度存在。

由於投資人若購買權證,就代表在約定的期限到期後,能夠以履約價買或賣某一特定股票。因此權證的發行商(一般來說是券商)為了避免權證到期後,沒有股票可以讓投資人轉換,所以一旦投資人購買了某檔權證,發行商就必須同時購買連結該檔權證的現貨股票當作避險部位。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市場上不少人認為,其實只要開放「權證當沖」,權證買賣當天就可以進出好幾次,而券商賣出權證後要馬上建立避險部位,買進權證後又要立刻出清部位,如此一來一往、頻繁進出,不只直接帶動權證市場的成交量,更會間接挹注大盤成交量。

此外,對投資人來說,由於權證是高槓桿、高風險的金融商品,比較適合短打操作,多留倉一夜,等於風險就多增加一些。不過現行規定投資人買進權證之後,最快得要隔天才能賣出,換句話說,一旦投資人看錯行情,沒有辦法趕緊認賠殺出,只能等到隔天再出場;抑或是,當天原本看對方向,也無法趕緊將獲利入袋,若是當晚有利空消息發生,隔天也可能變成賠錢。

券商歧異擺不平,推動開放卡卡的

其實看看其他鄰近亞洲市場,像是新加坡、香港等,也早就開放了先買後賣的權證當沖,既然國際趨勢也是如此,為什麼台灣卻遲遲不開放?

「最主要還是卡在稅的問題,」一名業內人士表示,若券商賣一張權證給投資人必須要課1 ‰ (千分之一)的交易稅,倘若在現股作避險的部位之後賣掉,就要再課3 ‰(千分之三) 的交易稅,「一旦開放權證當沖後,交易進出更頻繁,對券商來說權證和現貨兩邊的稅就會很重。」

事實上,在2012年時金管會和證交所配合推動權證當沖,也和財政部達成共識,欲將券商權證造市避險交易的證交稅稅率,從0.3 ‰ 降到0.1 ‰ ,之後立院財委會也於2013年12月初審通過。

不過,據了解,由於券商內部仍有歧異,部分券商認為開放權證當沖後,電腦系統必須全面更換,勢必得花上不少錢,因此2014年券商公會去函向金管會表示將暫緩在立法院推動避險降稅法案,至今相關法案仍躺在立法院未果。時任的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也在2015年改口表示開放權證當沖的環境條件仍不成熟。

其實,根據證交所當時所做的研究,開放權證當沖之後,權證的成交量可以成長3倍,也會同時帶動避險股票的交易量成長約2.6倍左右。要拯救台股低迷的成交量,比權證當沖還晚被提出的現股當沖如今已經全面開放,甚至現股「當沖降稅」也被列為立法院這個會期的優先法案。反倒是「權證當沖」何時開放無消無息,讓人感到相當納悶。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