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曾批北約「腦死」 法國學者:真正腦死是他的「歐洲戰略自主」

國際

本文作者為:鮑尼法斯(Pascal Boniface),法國智庫「法國國際關係暨戰略研究院」(Frenc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Affairs)院長。

前情提要:主張「歐洲自主」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4月順利連任,他積極斡旋俄烏戰爭停火,不僅持續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通話,10日也致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後在推特以簡體中文寫道:「我們與習近平主席一起,評估了烏克蘭人民因俄羅斯入侵而經歷的嚴峻局勢。我們的共同目標是:停火,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和主權完整。」

歐洲樂見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4月總統大選擊敗極右派領導人雷朋(Marine Le Pen),畢竟,儘管雷朋已經放棄「廢除歐元」主張,她仍認為歐盟威脅法國主權,使法國政府無法保護人民免於全球化危機。

此外,雷朋希望重新考慮「德法聯盟」(這個聯盟早從一開始就是歐盟的根基)、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聯合軍事指揮以及與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和解。她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景仰,是出自他們相同的意識形態:普丁也號稱是對抗穆斯林的基督教文明捍衛者,並同樣蔑視LGBT(女同志、男同志、雙性戀和跨性別者)權利。不過兩人的親近也涉及心理和財政因素──雷朋和其他極右派主義者渴望強人領導;2014年她的政黨自一家俄羅斯銀行獲得940萬歐元(1000萬美元)貸款。

然而,有別於2017年馬克宏擊敗雷朋時一片歡興鼓舞(《經濟學人》封面甚至描繪馬克宏行走在水面上),2022年他成功連任卻只讓大家鬆了一口氣。馬克宏第一個5年任期並未達到歐洲人的高標期望。有些困境是他自找的,例如2018年的「黃背心運動」(gilets jaunes)還有他被視為「有錢人的總統」;但是其他困境,例如2016年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英國脫歐(Brexit)、新冠肺炎(COVID-19)都帶來讓他措手不及的考驗。

俄烏戰爭打醒馬克宏「戰略自主」夢

如今歐盟在其邊境面臨一場惡戰,而新的戰略地景恐不再有利馬克宏2017年提出的議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顯然違反國際法,未來數年法俄之間不太可能建立夥伴關係,至少普丁掌權時不可能。

這是個很大的變化。自從1958年法國在時任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領導下建立現行的第五共和國,與克里姆林宮(Kremlin)交往就一直是法國安全政策中獨特的一環。由於法國自己擁有核武,和其他歐洲國家比起來,他向來沒那麼畏懼莫斯科,也較不依賴美國的核保護傘。與美國結盟但又不總是如此,戴高樂以降例任法國總統都認為和蘇聯及其後繼者俄羅斯往來,是為法國保留操作空間的一種手段。

2017年馬克宏上台時,他的目標訂於推動歐洲「戰略自主」,也就是降低歐洲對美國的依賴。2019年馬克宏解釋這是必要之舉,因為北約已經漸漸「腦死」。

然而多虧普丁,北約此刻正處於數十年來最強大團結的狀態。每個歐洲國家都承認在安全方面,北約是唯一的「玩家」,而美國依然是唯一有能力遏止俄羅斯擴大入侵規模的國家。雖然2021年混亂的阿富汗撤軍行動讓美國的「戰略可信度」被打上一個問號,現在美國又恢復了自身可信度,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明言不會派美軍保護非北約國家,增強了芬蘭、瑞典等國放棄中立、加入北約的意願。

在這些新局勢下,馬克宏過去疾呼歐洲面對美國必須擁有更多自主權,突然之間在許多歐洲領導人看來顯得相當愚蠢。眼前真正腦死的,反倒是法國的「歐洲戰略自主」計畫。恢復對俄正常關係將耗費數年,如果馬克宏堅持要求自主,歐洲將面臨分裂。

法國在中東、非洲頻頻失利

歐洲之外,法國試圖協助非洲沙赫爾(Sahel)地區國家遏制伊斯蘭反叛組織同樣陷入瓶頸。這場戰鬥已經破壞法國和馬利(Mali)的關係(編按:5月初馬利宣布與法國終止軍事合作,要求法國駐軍撤出馬利),而對抗區域極端團體的勝利跡象還遠在天邊。整體而言法國在非洲的前景相當黯淡,法國不僅不再是「非洲警察」,他在那裡的名聲也迅速一落千丈。種族主義者極右派人物在法國愈來愈受歡迎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另一個原因是法國近年對維持和法語專制政權的關係感到意興闌珊。

中東及北非的情勢同樣不妙。黎巴嫩深陷政治和金融危機,馬克宏無力解決;阿爾及利亞的國內衝突正在傷害他與法國的關係,儘管馬克宏盡最大努力真誠反省法國殖民遺緒和殘酷的獨立戰爭。法國也曾積極參與化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但就跟其他國際社會成員一樣,法國基本上已經放棄了。

馬克宏應領導多邊主義

馬克宏獨特的魅力到底能在哪裡得分?第一個浮現在腦海的領域是對抗氣候變遷。2015年成功主辦催生《巴黎氣候協議》的高峰會後,法國強烈主張自己在這個議題上具有全球領導地位。此外,放眼未來的綠色政策在各國愈來愈受歡迎,尤其是在年輕人之間,而馬克宏正必須重新爭取他們的支持。

(更多相關新聞:世界in台灣》風向變了...進步價值不再受青睞?從法國到南韓 年輕人擁抱保守派陣營

民粹型民族主義抬頭下,馬克宏也很有可能會極力支持遭到削弱的多邊主義。多邊主義危機不僅就發生在歐洲中心,也是全球最緊迫的戰略問題。有鑑於馬克宏的選戰核心包括提倡多邊主義,法國在這些議題上同樣具有擔任領導人的合法性。法國的確足以影響全球事務,但無法採取單邊行動。馬克宏能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日本、德國、印度及其他國家合作,建立統一戰線捍衛多邊主義制度。

最後,馬克宏的法國──和德國與歐盟進行更廣泛密切的合作──能幫助確保西方和俄羅斯因烏克蘭發生的衝突,不會變得更危險,升高為民主國家對抗專制國家的全球衝突,這是法國和歐洲最不樂見的事情。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是由《信傳媒》洪培英編譯。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