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瑞典遞交加入北約申請》艾爾段「討價還價」 最大阻礙土耳其會退群?

國際

「這是歷史性的一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與芬蘭代表柯霍寧(Klaus Korhonen)、瑞典代表溫霍夫(Axel Wernhoff)一同召開記者會,他感謝並熱情歡迎兩國申請加入北約,肯定這將能增進整體安全,包括波羅的海地區。

儘管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嗆明反對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兩國仍樂觀以對,美國國務院、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和史托騰柏格也都信心滿滿。

19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在白宮接待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和瑞典總理安德森(Magdalena Andersson),討論兩國的北約申請案和歐洲安全議題。

拜登將見芬蘭、瑞典領導人討論NATO入會案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促使芬蘭、瑞典改變國家戰略,放棄維持多年的中立外交政策,近日加入北約進程更是大躍進,史托騰柏格也承諾會盡快處理兩國入會案。

(更多相關新聞:若芬蘭、瑞典加入北約 NATO將逼近俄羅斯「北方威尼斯」和北海航線

自由歐洲電台報導,17日瑞典外交部長林德(Ann Linde)正式簽署申請北約入會文件,同日稍晚芬蘭國會以188票同意、8票反對,壓倒性通過加入北約的提案。

有別於之前嚴詞威脅,芬蘭和瑞典遞交申請木已成舟後,俄方態度相當冷靜。16日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指這不對俄羅斯構成威脅,但如果北約在兩國部署任何軍事設施,莫斯科會有所回應。

17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呼應普丁,說有鑑於芬蘭和瑞典早已長期參與北約軍演,這不會顯著改變現狀,不過俄方會密切監控北約在這兩國的活動。

NATO資深成員土耳其意在「討價還價」

相形之下,北約成員國土耳其的反應還比較激烈,艾爾段明言反對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並烙狠話要兩國「別費心派人來說服我」。由於北約入會案須經「30名成員國全體一致同意」,目前看來安卡拉(Ankara)是最大阻礙。

艾爾段指控芬蘭和瑞典反恐立場不明確、支持具有分離主義傾向的「庫德工人黨」(PKK)及其附屬組織「庫德族民兵團體人民保衛軍」(YPG),這些團體在土耳其被視為恐怖組織。土耳其司法部表示,這兩國過去5年來並未正面回應該國33件引渡要求。

此外,歐洲新聞台(Euronews)報導,土耳其外交部長卡夫索格魯(Mevlut Cavusoglu)要求芬蘭和瑞典撤銷對土耳其的武器禁運令。

儘管艾爾段醜話擺在前頭,夫索格魯也否認他們是在「討價還價」,專家分析土耳其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增進國家利益。

土耳其智庫「經濟和外交政策研究中心」(EDAM)高層、前土耳其外交官歐爾根(Sinan Ulgen)告訴歐洲新聞台,他認為土耳其不是認真要阻攔芬蘭、瑞典入會,但可想見他們將要求交換條件。

斯德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土耳其研究所所長李文(Paul T. Levin)則指出,除了檯面上對芬蘭和瑞典的批評外,艾爾段或許也在為明(2023)年6月總統和國會大選衝高聲量和政績,畢竟近來他民調不佳。

NATO能把土耳其踢出去嗎?

雖然專家認為土耳其不至於抵死不從,但如果艾爾段真的這麼做,北約是否能乾脆開除這名北約剛成立3年便加入(1952年),但素行不良的資深成員?

事實上,近年一直聲浪呼籲把土耳其踢出北約。從2016年7月土耳其政變失敗後的「大清剿」(超連結)、2017年土耳其決議採購俄製S-400防空導彈系統到屢次越境出兵敘利亞,該國和美國、北約的關係愈趨緊張,2020年美國甚至宣布制裁土耳其國防工業局。

(更多相關新聞:土耳其為S400與北約翻臉 遭俄國炸死軍隊卻打敘利亞出氣) 

然而,北約的組織公約並無「暫停或終止成員國資格」相關規定。紐約線上智庫Just Security指北約可援引《維也納條約法公約》(Vienna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訴諸「實質性違約」(material breach)驅逐特定成員,因為北約不僅是軍事同盟,同時也秉持民主、自由、法治等原則。

不過法律上可行,不代表政治上可行。史托騰柏格反對開除任何成員,2021年11月他才強調,最好把北約當作一個能開誠布公進行討論、協商的平台;如今俄烏戰爭更是凸顯控制黑海的土耳其的重要性。

史托騰柏格表示闡明,北約現行沒有,未來也不太可能制定開除成員國的相關規定。正如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所言,北約領袖寧可坐等「不乖」的國家領導人下台,並期待「下一個會更好」。

不爽美國…60年代法國一度「微退群」

那麼,土耳其有沒有可能自己憤而退出北約呢?

安卡拉目前並未表達「退群」意願,但北約確實是有退場機制。根據組織公約第13條,成員國若欲退出,必須先向公約保管人(depositary)美國政府遞交「宣告無效通知」denunciation(notice of denunciation),由美國轉告其他成員國,一年後正式生效。

至今不曾有成員國正式脫離北約,不過根據北約「歐洲盟軍最高指揮部」(SHAPE)歷史紀錄,法國曾退出北約部分組織。事實上,許多人認為這已形同實質退出北約。

(更多相關新聞:世界in台灣》馬克宏曾批北約「腦死」 法國學者:真正腦死是他的「歐洲戰略自主」 )

1966年,由於不滿美國對北約影響力過大、美英同盟侵害歐陸國家利益以及核武問題分歧,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退出北約「軍事整合指揮架構」(IMCS),並要求所有不屬法軍管轄的軍事基地和機構離開法國領土。

直到1990年代北約在巴爾幹半島執行維和行動,積極參與的法國才重返北約軍事委員會(Military Committee),並於2009年正式重新加入IMCS。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