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經濟是否陷入衰退,兩派看法爭論不一,但是目前看衰經濟展望的陣營佔上風。
多數國際組織預期全球經濟來年衰退
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BR)2022年底發布報告預測,2023年世界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因為打壓通膨的連番升息舉措造成許多國家經濟萎縮了,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看淡前景的行列。
然而,總共管理5兆美元資產的專業投資人仍基於多種因素,認為美國經濟衰退是可以避免的,即便這是一個大膽且逆勢的預測。
《彭博》報導,高盛集團對資產總額5兆美元的共同基金和對沖基金進行研究顯示,多數基金經理青睞美國景氣循環股,例如工業公司和大宗商品生產商。分析顯示,在經濟低迷時期往往表現良好的公用事業和消費必需品,目前卻不受歡迎。
多數專家預測美國2023年經濟小幅增長
法人加碼道瓊指數的傳產股,是因為他們看好美國聯準會(Fed)可以在不造成衰退的情況下抑制通貨膨脹,但這是一種難以實現的情景,通常被稱為「經濟軟著陸」。
多數專家預測美國2023年經濟小幅增長,密西根大學預期美國GDP增長0.5%,Fed的利率決策小組FOMC也預期增長0.5%,富國銀行預期小增0.1%。
但12月美股道瓊等4大指數震盪下跌,因為當時美國公布11月份勞工市場和美國服務業數據強勁,引發市場猜測Fed將被迫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從而增加政策失誤的風險。
「當前法人看好產業景氣傾向軟著陸的可能性,基金業的題材和加碼股票指向類似的立場。」柯斯汀(David Kostin)等多位高盛分析師聯合撰寫的報告指出。
很多聰明錢還沒有開始冒險
然而,很多聰明錢還沒有開始冒險。事實上,因為Fed在2022年升息7次,共升息17碼(4.25個百分點),為數十年來最激進的抗通膨行動,2022年法人增持現金部位或加大空頭部位。但在防禦姿態的背後是向景氣循環股傾斜,
法人加碼傳產股,與投資界普遍擔心經濟嚴重緊縮即將到來的看法,並不一致。專業人士調整投資組合,以反映認知的經濟風險速度可能很慢,或者他們採取其他策略,保護自己免受經濟衰退傷害,例如提高現金比重等。
11月份,美國銀行對基金經理進行一項調查顯示,淨77%的受訪者預計未來12個月全球經濟衰退,為2020年新冠肺炎危機爆發以來的最高比例。
約8成基金經理預估全球經濟衰退
12月末,CEBR發布報告也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這家英國顧問公司在年度世界經濟排名表表示,全球經濟2022年規模首次超過100兆美元,但是各國決策官員若繼續與大漲的物價鬥爭,2023年全球經濟將停滯不前。
CEBR董事兼預測主管Kay Daniel Neufeld表示,由於各國利率高漲,應對迅猛的通膨,世界經濟2023年可能掉入衰退。
報告補充說,與通貨膨脹的抗戰尚未取得勝利,他們預計各國央行總裁2023年可能再次不顧經濟成本,堅持他們的立場,執意將通貨膨脹率降低到更舒適的水平,其代價是未來幾年經濟增長的前景將更差。
2023年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經濟體將萎縮
CEBR的調查結果比國際貨幣基金(IMF)10月份發布報告警示,2023年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經濟體將萎縮,2023年全球GDP增長率低於2%的可能性為25%,該機構將此種預測定義為全球衰退。
世界銀行(世銀)報告同樣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可能走向衰退,因世界各國央行一年內數次升息,以對抗通膨,而且新興市場和開發中經濟體一系列金融危機將繼續造成危害。
該報告稱,2022年世界各國央行以5年來最同步程度提高利率,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然而,目前預期升息軌跡和其他政策行動不足以將全球通膨率拉回至大流行之前水準。
投資人預計各國央行在2023年底之前將全球貨幣政策利率平均上調至4%左右,比2021年的平均利率水平高出2個百分點以上。
中國GDP最早要到2036年才能超過美國
另外,CEBR預測英國在未來15年內仍將是世界第6大經濟體,但英國的增長速度不會再快於歐洲其他國家。
CEBR預期,中國最早要到2036年才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比最初的預期晚了6年,歸咎中國的清零政策和與中美之間貿易緊張局勢升級,這減緩中國經濟擴張的步調。
CEBR最初預計中國在2028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但是現在他們認為中國經濟黃金交叉時間點要到2036年才會出現,如果北京試圖控制台灣,並面臨報復性貿易制裁,交叉時間點會更晚出現。